最近,美國政壇可謂是熱鬧非凡,特朗普深陷各種麻煩之中,局勢對他而言,就像暴風雨中的小船,搖搖欲墜。
據東南網報道,美國國內,民眾的抗議聲此起彼伏,簡直要把白宮的屋頂都掀翻了。在白宮門前,一場場抗議活動接連上演,那些自制的標語牌五花八門,格外引人注目。首都華盛頓、舊金山、波士頓等好多城市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用行動表達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他們譴責特朗普政府驅逐移民、政府裁員、加征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覺得這些政策既侵犯了公民的權益,又違反了美國憲法。在一家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弗蘭克就告訴新華社記者,他之所以來抗議,就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為就像一把大錘子,正在狠狠地破壞美國憲法,損害民眾的利益。他還提到美國法律規定,在被證明有罪之前,每個人都應被認為是無辜的,可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顯然違背了這一點。
特朗普(資料圖)
這場全國性抗議的導火索之一,就是4月初特朗普宣布重啟“全面互惠關稅”機制。他這一招,直接對中國及其他全球主要市場實施新一輪懲罰性征稅措施,本以為能從中撈到好處,沒想到卻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帶來一堆麻煩。這一政策讓美國本土的通脹問題愈發嚴重,就像往熊熊燃燒的大火上又澆了一桶油。更糟糕的是,包括蘋果、特斯拉、英偉達在內的科技巨頭們,市值一下子蒸發了4.2萬億美元,投資者們的信心瞬間崩盤,這可都是真金白銀的損失啊!在社會層面,進口商品的價格像坐了火箭一樣暴漲,中產階級的錢包可就遭了殃,負擔越來越重。這時候,對華貿易政策就成了民眾情緒的“火藥桶”,一點就著。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還對新聞自由和大學自治進行系統性打擊,這更是讓民眾怒火中燒。美國國內鬧得不可開交,美國的盟友們也沒閑著,對特朗普政府同樣是怨聲載道。歐盟最近就明確表示,要反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還打算對美國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這火藥味可夠濃的。同時,歐盟還在積極尋找其他合作伙伴,很明顯,他們對美國已經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這次也站到了美國的對立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達不滿。最近美日兩國在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關稅問題是重點。特朗普政府還想把關稅問題和駐日美軍軍費問題綁在一起,給日本政府出了個“二選一”的難題:要么多承擔駐日美軍費用,要么繼續被加征關稅。可日本也不傻,石破茂回應稱,關稅問題和駐日美軍軍費分攤問題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直接拒絕了特朗普的“無理要求”。為了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日本政府還積極向外“求援”,加強與東盟、歐盟,甚至看向中國尋求合作。
就連中國臺灣地區的民眾也不買特朗普的賬。據臺灣地區“中時新聞網”報道,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有72.57%的民眾認為不可以信任特朗普。這都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讓臺灣地區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特朗普在看待國際、經濟等復雜問題時,總是傾向于簡單化處理,喜歡從零和博弈的角度出發。他覺得主動掀起貿易戰的美國是強者,只有弱者才會失敗。但這種想法太天真了,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哪有這么簡單,用強弱來定義角色一點都不理性。美國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領域都是強者。而且從他對大企業的態度來看,他重視的利益和普通美國民眾的生活相差甚遠,這也難怪民眾會抗議他了。
特朗普(資料圖)
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盤上,現在的局面很明顯,有求于人的是美國。要是中美脫鉤斷鏈,美國承受的負面影響可比中國大多了。美國內部已經出現了“逼宮信號”,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關鍵礦產專家巴斯卡蘭就公開警告特朗普,要么面臨供應鏈崩潰的可怕局面,要么主動和中國談判。中方的強力反制,已經讓美國多個利益復合體痛苦不堪。就算特朗普心里還不想認輸,可在多方壓力下,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向中國“求饒”了。
要是美國真的想徹底趕走中國,那美國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以后可能很難買到種類繁多又便宜的衣服,質量好價格優的電子產品也不好找了,說不定連抗議游行用的美國國旗都得漲價。中國和美國,一個是強大的制造國,一個是強大的消費國,本來是互相需要、互相補充的關系。正常的貿易應該是你情我愿的,可特朗普卻非要用關稅來強行干預,這既不符合國際經貿規定,也不利于兩國經濟的發展。但中國可不怕美國的威脅,如果美國執意要打貿易戰,中國肯定會奉陪到底,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