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一支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這些轟炸機從得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長途跋涉飛抵日本,旨在支援太平洋空軍與盟友、伙伴及聯合部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加強所謂“印太地區”的穩定。三澤空軍基地位于日本本州島北端的青森縣三澤市,距臺灣島600 - 1000公里,這一位置使得美軍戰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和打擊范圍,對臺島周邊構成了嚴重軍事威脅。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直言不諱地表示,此次部署目的就是執行戰略威懾任務,而威懾對象不言而喻。
特朗普(資料圖)
B-1B轟炸機作為美軍現役戰略轟炸機“三駕馬車”之一,作戰能力極為強大。其機腹彈艙能夠掛載60噸各類彈藥,既能攜帶核巡航導彈進行核威懾、核打擊任務,也可攜帶精確制導炸彈、常規巡航導彈、防區外空地導彈實施常規打擊。無論執行何種任務,都對以臺海為核心的亞太地區安全局勢產生了實打實的沖擊。從戰略布局來看,美國將B-1B這種大殺器部署在日本,可謂“一石三鳥”。既能威懾中國,又能對朝鮮保持軍事壓力,還能密切關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動態。在相關演習中,它們模擬打擊海上目標,展示了遠程投彈能力。不過,B-1B若真要闖入中國領空,可能性微乎其微。這種部署更多是釋放政治信號,畢竟一旦引發實際沖突,后果將不堪設想,沒有一方能夠承受。
面對美國的軍事威懾,中國方面也迅速做出反應。中國東海巡邏的頻率顯著增加,密切監視美軍動向,捍衛國家領海主權和安全。盡管中美之間并未直接爆發軍事沖突,但這種軍事對峙的緊張氛圍,無疑給地區安全局勢蒙上了一層陰影。從技術層面而言,中國經過多年發展,在防空反導、海空作戰等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例如,中國的防空導彈系統不斷升級,具備強大的攔截能力;先進戰機的列裝數量持續增加,空中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倘若美國B-1B轟炸機真的做出挑釁行為,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進行應對。
石破茂(資料圖)
在美軍戰略轟炸機部署引發地區緊張局勢的同時,美日之間的外交關系也出現了微妙變化。據路透社4月20日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方將在與美國關于匯率議題的討論中注重“公平性”。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攻勢,美日貿易談判成為全球焦點。特朗普此前指責日本故意壓低日元匯率,使本國出口商獲得不公平優勢,從而對日本發動關稅戰。石破茂在日本廣播協會節目中透露,東京可能增加采購美國能源,并暗示將對美方指控日本汽車市場存在非關稅壁壘表現出靈活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日本會毫無原則地妥協。
石破茂強調,美日談判期間,日方將注重“公平”。言下之意,特朗普企圖以關稅換取日本在安保問題上的讓步,這種訴求并不公平,已超出日方能接受的限度。日本若一味按照特朗普的意愿,在經貿、安保等問題上做出無底線的妥協,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讓特朗普認定關稅是有效的談判籌碼,進而提出更多不合理要求。此外,特朗普政府希望將關稅政策與安全議題聯動,可能要求日本配合美國對華技術封鎖或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對此,石破茂明確表態,日本政府不會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囊括安全問題的討論,強調應將安全問題與關稅問題分開處理。他還表示,日本作為自由貿易的領導者,將加強與東盟和歐盟的合作,這一表態無疑是對美國貿易霸權的一種挑戰。
石破茂(資料圖)
石破茂的表態,不僅是美日關稅談判的轉折點,更是日本戰后“追隨型外交”的一次突破。長期以來,日本在外交上對美國亦步亦趨,在諸多國際事務中聽從美國的指揮。然而,此次石破茂展現出的強硬態度,顯示出日本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追求戰略自主性的意愿日益強烈。盡管短期內日本仍需在安全與經濟之間謹慎權衡,但這種對戰略自主性的追求,標志著亞洲大國在國際秩序重構中話語權的提升。若日本能將談判籌碼轉化為結構性改革動力,或為全球貿易治理提供新的可能性。但這一進程注定充滿挑戰,日本能否在“抗美”與“依美”之間找到平衡,仍需持續觀察后續談判進展以及國際環境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