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2025年5月12日,菲律賓將迎來一場關鍵的中期選舉,自1月12日起,該國已正式踏入這一重要選舉階段。此次選舉意義重大,共涉及18320個席位的角逐,包括菲律賓第20屆國會中眾議院全部的316個席位、參議院24個席位中的12個,以及全國各地區的地方選舉,預計參與投票人數將超6900萬。然而,菲律賓當下卻深陷政治暴力的陰霾,據法新社19日報道,在今年1月12日至4月11日期間,全國范圍內已發生46起政治暴力事件 。
馬科斯(資料圖)
盡管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勞迪昂科強調,因政治暴力遇難的候選人“不到20人”,與上屆選舉約100名相關人員死亡相比,數字大幅降低,但分析人士仍警告,此類暴力事件或持續成為菲律賓政壇的常態。長期以來,菲律賓政治暴力存在“有罪難罰”的困境,如阿爾布埃拉市長候選人克爾溫·埃斯皮諾薩4月遭槍擊案,即便警方宣稱有7名警察作為嫌疑人接受調查,但受地方勢力干預、證據鏈缺失等因素制約,將嫌疑人定罪難度極大。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針對地方政府成員的暴力行為中,79%的肇事者身份不明。
在政治暴力陰影籠罩的同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還面臨著支持率斷崖式下跌的嚴峻局面。菲民調機構“亞洲脈動”公布的結果顯示,馬科斯3月支持率僅為25%,相較于2月的42%,急劇下降了17個百分點,不支持率則飆升21個百分點至53%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面臨彈劾調查的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支持率從52%攀升至59%,成為當前菲政府高級官員中唯一支持率上升者。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支持率下滑背后原因復雜,菲律賓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飛漲,就業市場低迷,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馬科斯政府在抑制通脹、促進就業等民生問題上成效不佳,菲律賓GDP增速持續放緩,其推行的如降低大米進口關稅、擴大電動車免稅等減輕民眾負擔的政策,也未能有效落地,淪為紙上談兵。
馬科斯政府執著于攪亂南海局勢,妄圖借助美國力量在南海制造事端,轉移國內民眾對其執政不力的注意力,但中國始終堅持以溝通協商妥善處理南海分歧,菲方的蓄意挑釁行為被清晰識破,不僅未能得逞,還使菲律賓在地區局勢中陷入被動。此外,馬科斯政府積極配合國際刑事法院對前總統杜特爾特任內“反毒戰爭”的調查,將杜特爾特送至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這一行為在國內引發巨大爭議,使得杜特爾特的支持者重新集結,進一步加劇了國內政治矛盾。
在菲律賓國內局勢動蕩的背景下,南海地區局勢也因菲律賓的一系列動作而愈發緊張。南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趙志偉海軍大校曾表示,菲律賓36號護衛艇未經中國政府批準,非法侵入中國黃巖島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迅速組織兵力,依法對其進行跟蹤監視與警告驅離 。黃巖島作為南海中沙群島的關鍵組成部分,是中國漁民自古以來的傳統作業海域,中國對其擁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主權依據。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國內支持率下滑、中期選舉臨近的雙重壓力下,試圖通過南海問題轉移國內矛盾,提升自身國際形象,其在南海和臺灣問題上的錯誤態度,極有可能導致南海和臺海局勢進一步升級 。這不僅給中國在南海和臺海地區帶來更大壓力,也對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嚴重挑戰。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局勢,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局勢發展,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南海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需要所有相關國家共同努力,摒棄霸權思維與挑釁行為,以對話協商解決爭端,讓南海重新恢復平靜,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