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悄然訪華,與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舉行會談,這是英國軍隊最高軍事首長十年來首次訪華。
自英國工黨政府上臺后,對華政策逐漸發生轉變。2024年,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訪華,成為6年來第二位訪華的英國外長;2025年1月,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也踏上訪華之旅,強調與中國的長期關系“符合英國國家利益” 。如今,國防參謀長拉達金的到訪,更是這一系列積極舉措的延續,標志著中英關系正逐步走向回暖。
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資料圖)
英國貿易大臣亞歷山大悄然現身海南,參與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試圖為英國商品打開更廣闊的中國市場;與此同時,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也開啟了訪華行程。雙方均未提前透露相關信息,這種低調的行事風格與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國防部在會談后迅速釋放積極信號,表示中英兩軍應當加強交流合作,展現出中方對于推動雙邊軍事關系改善的明確態度。拉達金更是通過社交媒體發聲,直言中英作為國際舞臺上負有重要責任的大國,應當攜手合作,共同應對當前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這番表態在國際輿論場引發熱議。
自去年英國工黨政府上臺以來,中英高層互動呈現出顯著的積極態勢。先是外交大臣訪華破冰,緊接著財政大臣也踏上中國土地,如今國防領域的最高官員也開啟訪問行程。這一系列動作,與過去十年英國在外交政策上緊跟美國、頻繁在涉華議題上制造麻煩的做法形成強烈反差。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近年來在國際事務中深陷紅海護航任務的泥沼,同時俄烏沖突帶來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影響持續發酵,多重壓力之下,英國迫切需要為自身發展尋求新的突破口和合作機遇。
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資料圖)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拉達金訪華期間,英國媒體的輿論風向發生戲劇性轉變。一篇言辭犀利的評論文章直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其批判為“向美帝國上貢”的行為,更將美國比喻為“穿著西裝的海盜”,尖銳地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受益者僅是國內少數富人階層。實際數據也印證了英國在美關稅政策下遭受的經濟沖擊:英國對美國汽車出口額高達64億英鎊,威士忌年出口額超過10億英鎊,而美國加征的25%汽車關稅和10%威士忌關稅,猶如沉重枷鎖,嚴重阻礙英國相關產業發展。英國央行行長貝利曾發出警告,關稅戰可能致使英國GDP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在這樣的經濟壓力之下,亞歷山大訪華的真實意圖愈發清晰——通過參加消博會,積極推銷英國特色產品,緩解因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產品滯銷困境,推動英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與貿易合作,為英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在此次訪問中,中英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并就加強兩軍交流合作進行了溝通。雙方已著手推進一些具體合作項目,比如英國皇家海軍或參與中國主導的亞丁灣聯合護航,中方也受邀觀摩英軍人工智能軍事演習。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雙方合作的意愿,更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資料圖)
對于中國而言,與英國加強交流合作意義重大。英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雙方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英國在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優勢明顯,能夠助力中國拓展海外市場,減輕美國關稅帶來的沖擊,在基建、能源等領域,雙方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和技術引進。通過與英國的交往,中國還能更好地觀察西方軍事動態和軍事技術發展,提升自身軍事能力和應對安全挑戰的水平。
此次拉達金訪華,無疑為中英關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盡管前方道路充滿挑戰,但只要雙方秉持平等、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溝通與合作,中英關系就有望迎來重大轉折,開啟新的篇章。在未來的國際舞臺上,中英兩國也有機會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