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那就是:事情正在起變化。
因為重慶鹵鵝哥霸王硬上弓的投喂周鴻祎起了沖突,才制造了一點無聊的關注度。我這才意識到,雖然雷軍缺席了上海車展,但紅衣大叔原來還是來了。
盡管有陳道明、黃渤、樊振東、姚安娜、龔俊、劉燁等各路明星來湊熱鬧,但流量均等,要么對著早已上市的舊車做發現新大陸的驚嘆狀,要么對著車企高管夸張的技術講解擺出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嘖嘖稱奇,一切都聊勝于無。
正在起變化,不是已經變化了,是變化正在發生。
車展前夕,工信部對汽車行業有兩個大動作,一是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強制性國家標準,從此前的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報警信號調整為不起火、不爆炸,這個強制性標準明年7月1日起實施。另一個就是要求汽車企業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自動、智駕、脫手、脫眼、接管等都不讓說了。
動力電池強制性國家標準要一年后實施,不是立即實施,說明現在能滿足這個標準的車企不多。這是不是與你的認知不一樣。幾天前,在華為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余承東說,鴻蒙智行沒有一輛車因為電池問題發生燃燒。大嘴是個很嚴謹的人,車輛發生燃燒有很多原因,比如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廣東湛江的車輛燃燒,是被電動自行車引著了火,再比如更多的車輛燃燒是座椅,輪胎甚至玻璃著了,反正不是電池,即便電池真著火了,也是碰撞角度的原因,不是電池本身的問題。這些解釋都有道理,所以新標準不能立即實施。
至于工信部的第二個要求,是一種態度,說明實在看不下去了。這讓準備在上海車展上把吹牛藝術發揮到新高度的一眾車企不得不連夜改PPT。對于不少車企來說,不吹三電和智駕了,吹什么?于是新的造句運動開始了,“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是最頂尖的科技”,安全一定沒想到,有一天它也能這么高大上。我很贊同吉利汽車CEO淦家閱的表述,他說,對汽車而言,安全是最基礎的門檻,就像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幾天前,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公開表態,未來三年,蔚小理三家獨立存活下來的概率為零。老先生的這個判斷可能有點武斷,但至少說明,新勢力的光環已經不再,能不能活下去都要畫個問號!在自動駕駛降溫,電池安全要上緊箍咒的新形勢下,傳統車企在補齊電動智能化的短板后,終于在話語權上和新勢力品牌站到了一條起跑線上。
2025年上海車展,最忙的是華為的余承東、靳玉志,寧德時代的曾毓群,momenta的曹旭東,地平線的余凱,他們出現在各種新車發布會上,忙著去為主機廠站臺背書。一夜之間,所有新車的三電和智能化水平拉齊。這就是為什么,上海車展占七成的新能源展車,嚴重同質化,感覺都差不多。當寶馬、奧迪、大眾、豐田都放下身段,愿意擁抱這些三電智能化供應商的時候,造一輛新能源汽車變得無比容易,但是造一輛不一樣的新能源汽車很難。
2025上海車展上,以別克“至境”,傳祺向往,華為尚界為代表的新一波新能源品牌,新產品序列走上前臺。說好的淘汰賽呢?前浪還沒死在沙灘上,后浪又來了。消費者要睜大眼睛,都是華為momenta后,你付出的真金白銀到底能買到什么樣的實用價值。
上海車展期間了,見了不少車企領導,其中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暉的想法一貫理性和睿智。他認為,豐田愿意學習、愿意擁抱一切新的東西,但學習別人不是為了成為別人,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豐田、成為更好的雷克薩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消費者并不愿意買一輛掛著豐田標的中國車,如果是這樣為啥不選擇比亞迪或者吉利呢?
2025年上海車展,事情正在起變化。黑紅也是紅的唯流量營銷還在做最后的掙扎,它已走進死胡同,只有最爛的品牌才希望通過散布惡臭吸引蒼蠅的追逐。駕駛輔助的理性宣傳返璞歸真,它必定帶動消費的價值回歸,心懷偉大夢想的車企應該向全域AI進發,更多的車企必須腳踏實地從造車的本質再出發。
事實證明,喊了多年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的說法并不吻合事實。事實是,電動和智能化都是上半場,安全和品質才是下半場。在安全品質上有沉淀的傳統車企和在三電智能上有積累的新勢力車企終于握手言和,大家要互相學習,誰也別吹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