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和原諒犯錯之間,不存在任何基于平等的關系。
但是,在這兩者之間,卻存在著一個超越平等關系的條件,
那就是利益,明確且清晰的利益。
比如在公司,老板犯錯了,員工原諒了,
談及為何如此,我們用互聯網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
“他給的實在太多了。”
雖說是一句調侃,但員工原諒老板,恰恰是因為老板給的多,
所以員工一琢磨,如果不原諒就拿不到錢,
那還是原諒吧。
其實這是一套很樸實的邏輯,
樸實的邏輯,構建了普世的觀點,
但現如今,有些人開始誤解這原諒與犯錯之間的關聯,
于是乎,繼續犯錯的人沒有意識到,
那些他們以為會繼續原諒的人,
開始翻臉了。
犯錯與原諒之間的問題,其實并不僅僅在于利益問題的切割,
比如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有些原諒也是不該有的,
但正如我們親眼所見那般,世界很大,
有很多讓人們難以理解卻又實際存在的問題,
讓犯錯與原諒之間的關聯性,
開始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
這對于原則性很強的人來說,無異于是一種折磨。
比如人們對于某些親密關系的認知,
固有思路認為背叛是絕不可原諒的,
可在利益問題的糾纏與驅使下,
我們總能看到在這個問題上的“花式妥協”,
而現如今,當天枰再一次有意識的傾斜之后,
關于這個問題上的過錯方,似乎有了更多堅實的理由,
讓他們的犯錯之路,走得挺胸抬頭,走的坦坦蕩蕩。
這種對傳統認知的割裂感,并不僅僅存在于情感關系中,
在有些顯而易見的,有失公允的社會事件之中,
我們首先關注的,是那些身處原諒地位的人們,
他們時而慷慨陳詞,訴說著受害經歷對他們人生帶來的沖擊,
時而隱語難言,只有臉上的神情讓人們明白,
什么叫做有苦說不出。
雖然我們對于原諒者為何選擇原諒的表面理由予以理解,
但究其真實理由的存在意義,
人們總是能從中看到甚至找到跟自己相仿的境地,
或者說,命運固然無法雷同,
但遭遇卻“殊途同歸”,
所以,沒有人會去問問他們,你們為什么選擇原諒,
因為真正有過經歷的人們總會用沉默回應,
我們曾經,不選擇原諒,
但到最后,原諒卻成了唯一的選擇。
諸如此類的問題,始終在顛覆人們認知的過程中,
無所顧忌,橫沖直撞。
畢竟,我們一直在關注的,一直在了解的,
都是那些原諒者們的心路歷程。
而對于犯錯者而言,
他們究竟想要做什么,這似乎是一個蠻橫不講理的話題,
而他們究竟想要達成什么目的,
這又成為了一個無需分析,一眼便知真相的事實所在,
于是乎,問題開始變得急轉直下,
因為答案的迫在眉睫,促使一切基于說辭的理論,
都開始變得蕩然無存:
是的,對于那一幕幕無視公平的游戲背后,
始作俑者們正在集結力量,
但這一切究竟能帶來什么,
我們似乎能從他們正欲逃竄的背影之中,
尋得那幾分顯而易見的端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