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話題:為啥小公司要慎重用大公司高管?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小馬拉大車,拉不動,大馬拉小車,車會翻。。。前提還要有合適的道路及一定的貨物
一個肥皂工廠每次出廠流水線上總有空盒,老板請了專業人員出解決方案說要花百萬采購紅外透視設備查驗空盒,老板嫌貴讓底下員工解決,花了幾十塊買了一臺電扇直接放流水線上吹空盒直接搞定
大公司那一套不適合小公司,小公司還是保持船小好掉頭
我們公司之前花高價招進來幾個大眾出來的管理人員!結果來了之后,先是花了一個月研究車間,然后改革!這個工位挪一下能省十步路,每天多做幾個工件!那個機器位置不合理,也要挪!隔三差五來一次,把工人弄的怨聲載道!結果去年底,成功把公司弄沒了
大企業因為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沉淀積累,有一整套管理模式,小企業客觀上做不到。 比如說,我去過央企的一個分廠,大概500職工,一線生產工人最多200人,有一個安全科,除了管設備安全運行的,有兩個人沒有別的工作,就是帶了相機在車間里轉,見到工人沒有穿勞保鞋、沒有戴防護目鏡,女工沒有戴帽子、吸煙區的地面上有煙頭等等,立即拍下來,然后處罰。500人的小企業,恨不得一個人當作兩個人用,怎么可能有這種閑人,更不用說50人的小企業了。
前兩三年,就是疫情那段時間,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理發店,失敬失敬,叫某某發藝工作室,就是租的一間車庫大小的門市房,門口的海報顯示,店長以前是某連鎖發藝機構的首席發藝總監,店長以下全是總監,最低也是助理總監,男士理發100元起,女士的直接叫項目,不到一年,海報變成旺鋪轉讓了
老婆在一家十幾個人的小公司,氛圍很好,老板女的,暑假帶頭把女兒帶到公司去做作業,后來所有人都把小孩帶到公司去,七八個小孩,小孩一多,老板還專門找來一個老師看著,帶著玩,老婆本來是準備在哪里過度一下,結果一干七八年,后來搬家了,太遠,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最具有欺騙性的一句話:管理出效益! 如果一個企業靠自生能做強做大,那這個企業的制度及模式就沒有什么問題,所有的更新改革都是在實踐中逐步實現的,公司的掌舵人實施線路非常正確。如果股東發昏,引入其它高管,新的管理為了體現自我價值,難保不會為了表面成績做出一些激烈的改革和變更,猛的一看感覺符合股東的短期利益,各種數據報表異常好看,估計這種離死就不遠了。原來所有的工序和模式都是通過實踐得來的,現在僅僅需要按部就班,那就會出現推諉扯皮現象,工作移交到我這里我僅僅需要平安移交至下道工序,其它事情概不負責。最后導致各種部門隔閡,行事效率極其低下。
小公司必須以業績為導向,別搞方法論,最怕就是老板耳根子軟,今天學阿里明天學蘋果,你的員工能夠用上蘋果嗎?
剛畢業在大公司,國內民企前幾那種,出去說在哪工作也感覺多少有點子面子,不過基層員工只是一顆螺絲,沒有人情味,辦點事流程很長,制度很完善,務虛工作很多,不太好摸魚。后來辭職去了一家百十人小公司,可以說幾乎沒有管理,有制度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更改,有私事跟部門領導說一聲,不會扣錢,個人能力提升全靠自己,工作內容也雜,可能什么都要干,但是并不多,沒事玩手機睡覺一般也不會有人管。
體制內大公司領導(A):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小公司領導(B):你自己會做嗎?(A):我是做管理的,不需要會。(B)你不會,怎么知道怎么管是對的?(A)你要提供證據證明你做的是對的,而不是我告訴你為什么這么做。(B)意思你不懂,要我替你想好怎么做,然后還要告訴你怎么這么做是對的,然后再提供理由說你我是對的?(A)明白就好。
我之前在的那個公司,70個人車間干活的連上機修電工工藝才二十來個,業務部總共仨人,會計倆,剩下的呵呵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友好討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