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5上海國際車展現場參與采訪的汽車編輯,我在長安馬自達展臺參加了圍繞全新戰略級新能源車型MAZDA EZ-60的群訪活動。松田英九總裁、吳旭曦執行副總裁與首席設計師木元英二三位嘉賓就設計理念、成本控制、品牌定位和智能座艙做了深入闡述,以下是我從第三者視角對本次訪談內容的梳理與思考。
MAZDA EZ-60首席設計師 木元英二
長安馬自達汽車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裁吳旭曦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總裁松田英久
展臺中央,一輛覆以“Night fall Violet”高階配色的EZ-60靜靜佇立。會議伊始,木元英二首先通過一段“紫色秘境”視頻回顧了馬自達“Uplifting The Human Spirit”的品牌宗旨。他指出,EZ-60外觀延續“魂動”(KODO)設計主題,將“未來”“靈動”“現代”(FUTURE SOUL MODERN)三要素融入車身比例:修長流暢的側面、低重心座艙與縱向拉伸的車身骨架,意在塑造一款既能激發孩童驚嘆、也觸動汽車發燒友內心的作品。作為采訪者,我注意到設計師反復強調油泥模型的重要性——在數碼雕刻普及的當下,馬自達仍保留工匠對微米級曲面的手工打磨,以此凸顯“造車如一”的匠心精神。
在隨后的問答環節,媒體提及當前合資品牌在成本與品質之間往往出現“偷工減料”現象。針對這一疑慮,松田英九解釋馬自達采用“一攬子規劃、一攬子開發”策略:EZ-6和EZ-60均在同一生產線、由同一供應商負責,不分“國產版”“出口版”,確保無雙重標準。吳旭曦補充,EZ-60在滿足中國市場嚴格法規的同時,也兼顧歐洲標準,實現所謂“ 雙標”合規。他表示,在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關鍵期,馬自達寧愿承擔更高成本,也要將“人馬合一”的操控與“魂動”美學延續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群訪前,所有參會媒體收到一塊2000兆帕高強度鋼板制成的“硬核邀請函”,上刻姓名并附帶槍擊測試二維碼。吳旭曦指出,這既是對EZ-60堅實用料與安全性能的宣示,也寄寓品牌在華20周年的儀式感。作為在場的記者,我手按邀請函便可感受到其厚重。此舉在社交媒體引發討論,也讓人對汽車安全話題多了一層直觀聯想——但其傳播效果是否能超越噱頭,仍待后續碰撞與用戶反饋檢驗。
談及智能化配置,吳旭曦詳細介紹了EZ-60搭載的行業首發100英寸AR HUD、4納米級高算力芯片、杜比全景聲與流媒體后視鏡。他強調,所有屏幕均遵循“以人為本”的視線設計:大屏可左右移動,HUD眼睛與道路保持同一視角,兼顧交互體驗與行車安全。松田英九則補充,即便在歐洲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EZ-6改版后的MAZDA 6e也能保持穩定樂趣,EZ-60在續航與操控層面延續了這一DNA。現場試駕區內,不少同行在體驗大屏交互后,對馬自達人馬一體的電動車表現出濃厚興趣。
最后,針對“短期內為何從轎車原型(EZ-6)迅速演化出SUV版(EZ-60)”的提問,木元英二指出,50年前轎車形態雖具血脈傳承,但要符合新能源與SUV市場趨勢,必須在保留魂動之美的同時,重新定義車身線條與空間布局。他說:“我希望這款車成為一個‘永恒價值’,即便未來競爭者層出不窮,也不會覺得它過時。”在場記者對他強調“新價值”概念深表認同:在高速迭代的新能源賽道,如何做到既不過度跟隨又不顯得自我封閉,是每個汽車品牌都在思考的問題。
總結
從群訪來看,長安馬自達堅持高成本、高標準的路線,力圖在合資品牌中突出“匠心與差異化”。此舉或可穩固既有品牌擁躉,但在市場競爭加劇、補貼政策收緊的現實下,其銷量破局能力仍面臨考驗。此外,硬核邀請函等傳播策略增添話題性,卻需以實車安全與用戶口碑來檢驗功效。智能座艙方面雖已跟上行業前沿,但軟件生態與本土化合作深度將決定年輕用戶的最終選擇。EZ-60將于年內開啟預訂,屆時的市場表現與用戶評價,將是檢驗馬自達這條“高溢價、高質量”道路能否走通的風向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