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稀土牌威力見效,留給美企的時間只剩最后60天。中美談判目前已經陷入僵局,美方執意認為中方“沒誠意”,未來關稅戰的局勢將如何發展?
這場貿易戰,留給美企的時間只剩60天了。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華盛頓郵報》24日報道,中方對稀土的出口限制措施,正讓美國業界以及高層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眾所周知,中方在稀土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據統計,全球90%的稀土都來自中國,而美國70%的稀土產品更是依賴從中國進口。尤其是中重稀土,也就是4月初中方宣布出口管制的那部分稀土元素,美國對華依存率高達92%。這還只是紙面上的數據,在實際供應鏈中,情況只會比這個更夸張。因為中國不僅稀土儲備豐富,而且精煉加工技術更是全球獨一檔,所以想要在供應鏈中繞開中國,至少在短期內根本不現實。
其實美企早就意識到了稀土供應鏈中的風險,這些年來也一直在采取措施應對。例如在供應鏈中,減少對華依賴,與其他國家合作開發稀土。但這個辦法始終未能有成效,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企業不僅要考慮供應鏈的安全,同時要考慮經濟效益。中國出口的稀土物美價廉,單從性價比來看,幾乎沒有替代選項。
而且中方只是限制稀土出口,理論上只要美企保證從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不會被用于軍工生產,就有可能獲得中方發放的出口許可證。所以不少離不開稀土的科技企業,都更傾向于遵守中方的規則,而不是完全考慮供應鏈安全,犧牲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雖然部分國家的稀土儲備也非常豐富,美國本土也有稀土資源,但加工環節很難繞開中企的技術。所以即便收購了大量稀土礦,也只是增加了話語權,并不能改變中方可以隨時卡脖子的現實。
事實上,大多數美企應對風險的方式都是提前囤貨。但如今中美貿易戰日益升級,短期內看不到中方取消反制的可能,美企的庫存也有耗光的時候。美高級政策分析師奧伊蘇爾表示,如果中國沒有批準出口申請,那么部分公司的庫存可能只能維持40-60天,再往后生產秩序將遭到毀滅性破壞。而美企的壓力,必將傳導至白宮,所以近期特朗普的態度已經明顯放軟。
按照美方的邏輯,這次對華發動關稅戰,主要理由便是芬太尼問題。所以美方的解決思路,也有可能會從這點入手。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爆料稱,中美日前圍繞芬太尼問題開啟了談判,但僵局始終未能打破。報道稱,中方只愿意繼續履行此前已經達成的約定,在美方看來這“缺乏誠意”,甚至是“惡意談判”。
關于芬太尼問題,中方已經反復強調過自身立場。首先,芬太尼問題的根源不在中方,而在美方自己。究其原因,還是美方這些年來管制過于寬松,政商勾結問題嚴重,政客們往往都只會喊口號,最終導致芬太尼泛濫。其次,中方愿意出手相助,本身就是出于人道主義,美方不加以感激,反倒以此為由提出不合理的訴求,中方自然無法接受。
如果美方真的有誠意,就應該依照中方所說的那樣,在平等、互惠、尊重的前提下開展對話。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對話也就無從談起。到時候損失最大的不是中方,而是美國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