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報道了南京江寧區武夷凌云公館小區治理難題:一樓新入駐超市的配送車輛扎堆停放,不僅侵占居民活動空間,還因物業、地產、招商等管理方權責不清、互相推諉,導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據業主反映,大量配送電動車與貨車長期擠占小區公共區域,夜間配送員聚集喧嘩、車輛亂停堵塞通道等現象頻發,嚴重影響居住體驗。而小區此前實施的“居民電動車禁停地面、卻為配送車劃設專屬停放區”的管理措施,被指存在“雙標”,加劇了矛盾。當地社區表示,為破解多方責任“真空帶”,社區計劃近期牽頭召開七方協調會,邀請物業、地產、招商方、商戶、居民代表等共同參與,旨在明確各方權責邊界,推動安全管理方案落地。
此前報道的配送車輛亂停放現象
4月25日,記者從東山街道岔路社區了解到,經多方協調,目前小區已劃定專屬配送車輛停放區域,配送動線調整初步完成,后續將聚焦長效管理與居民溝通。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經多方現場勘查,已在商業區B區前后劃定兩塊專屬區域,作為超市配送電動車及貨車的固定停放點,同步禁止配送車輛從居民主要通行的A區穿行,統一引導至B區車行通道進出。
整改后的停車區域
針對此前爭議的 “雙標管理” 問題,社區明確賦予物業現場監管權,要求物業加強對配送車輛停放秩序及人員行為的日常管控,允許物業對未按規定停放的車輛采取鎖車措施。“只要發現騎手亂停亂放,保安可直接鎖車,聯系車主規范停放后再解鎖。”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方案已初步制定,仍有個別居民對超市的存續提出異議,要求其退租搬離。社區工作人員坦言,商戶與開發商簽訂的長期合同客觀存在,短期內無法解除,當前重點在于通過優化管理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我們理解部分居民的訴求,但更需要平衡各方合法權益。”
整改后的停車區域
社區工作人員稱,后續將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向居民公示管理成效,同時推動成立居民監督小組,參與停放區域使用情況的日常監督。對于尚未完全化解的矛盾,社區表示將持續跟進,在保障商戶合法經營的前提下,通過精細化管理逐步提升居民滿意度。
截至發稿,記者從小區現場觀察到,專屬停放區域已投入使用,配送車輛亂停及人車混行現象得到初步遏制。
校對 陶善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