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用別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上汽奧迪、凱迪拉克、智己等全球頭部車企齊聚2025上海車展時,一家來自中國的智能駕駛公司正愈發閃耀。憑借“一個飛輪,兩條腿”戰略,Momenta不僅官宣與六大品牌達成合作,更以“量產輔助駕駛+Robotaxi”雙線并進的模式,成為全球智能駕駛領域的破局者。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Momenta已實現26款車型的量產落地,截至目前累計合作車型超130款,合作范圍覆蓋全球前十大車企中的七家。從中國本土擴展到歐洲、日本、中東,澳新,從輔助駕駛到無人出租車,Momenta用技術實力證明:中國方案,正在定義全球智能駕駛的未來。
集齊國際大廠Offer 截至目前合作量產車型超130款
在智能汽車產業競爭的下半場,國際車企的戰略重心正在從“全球車型中國適配”的傳統模式,加速向“中國定義全球標準”的新范式演進。波士頓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跨國車企在華研發投入同比激增42%,其中72%集中于智能駕駛領域。
在此過程中,中國不僅成為跨國車企的核心研發基地,更催生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供應鏈企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正站上產業變革的潮頭。對供應商而言,與國際車企達成戰略合作的商業價值最為顯著,這不僅意味著獲得頭部車企的規模化訂單,更可借助其全球渠道建立品牌勢能。
然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本土供應商往往只能進入1~2家國際車企的供應體系。相比之下,Momenta的合作名單已經涵蓋了包括奧迪、通用、豐田、本田在內的多家國際大廠。這些過去嚴格遵循“百年俱樂部”準則的國際車企,現在也開始向中國的創新力量開放其生態系統。
量產能力的商業價值在Momenta的成長軌跡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現,從2022年的1款量產車型起步,到2024年躍升至26款,截至目前,Momenta僅用三年時間便實現合作車型超130款。這一指數級增長的背后,是通過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大規模落地,積累真實道路數據反哺技術迭代。與此同時,Momenta的車型搭載量也呈跨越式增長,首個10萬輛耗時兩年,第二個10萬輛僅用半年,預計今年5月將突破第三個10萬輛,用時3個月不到。
市場的快速認可不僅印證了其技術的可靠性與普適性,更揭示了Momenta崛起的底層邏輯,技術創新硬實力與商業落地能力的雙向賦能。目前,Momenta數據飛輪已經迭代至第五代,積累了億級數據,在城區輔助駕駛領域,Momenta也分走了一部分市場蛋糕。據佐思汽研《2024城市領航輔助駕駛(NOA)技術發展與市場研究報告》,Momenta在中國城區NOA市場占有率已達60.1%,持續強化著技術迭代與商業落地的正向循環。
據官方透露,今年下半年公司將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通過“數據驅動+算法迭代”的飛輪效應,這一模型能在模擬環境中自主探索新駕駛行為,例如應對積水坑避讓大車、夜間避讓倒伏樹木等極端場景,甚至讓系統能力超越人類駕駛員。這種“越用越聰明”的特性,使得Momenta在復雜場景處理中占據優勢。
從全國到全球都能開 “一個飛輪兩條腿”驅動智能駕駛進階
當行業還在爭論“漸進式”與“跨越式”技術路線的優劣時,Momenta已用獨特的全球化實踐給出了答案,并已悄然構建起多重護城河。憑借“無圖”技術,Momenta打破了高精地圖的地域束縛,通過深度學習與實時感知,實現“全國都能開”,這一技術優勢也正快速復制至全球市場。
比如,在德國,Momenta與奧迪合作開發的系統能適應歐洲復雜的環島與窄路場景;在日本,其為豐田提供的解決方案已通過嚴苛的J-NCAP安全認證。這種“中國方案,全球適用”的技術底氣,也讓其成為少數能同時滿足“中美日德”四大汽車市場需求的智能駕駛供應商。
Momenta通過“一個飛輪兩條腿”的戰略,在深耕量產輔助駕駛的同時探索Robotaxi。其中,量產輔助駕駛源源不斷輸出數據流,與Robotaxi探索的技術邊界形成閉環,兩者協同推動系統進化。
目前,在上海、蘇州等城市,Momenta的Robotaxi車隊已累計運營超百萬公里。到2025年底,行業首個前裝量產Robotaxi的方案也將正式推出,通過復用量產傳感器和計算單元,將單車成本降低至可規模化水平。依托“無圖技術”,該方案還能快速適配不同國家的道路環境,首批車端無人產品預計于同年試運營。
在業內看來,這種“量產養研發,高階反哺基礎”的路徑,既確保了商業化收入,又為長期技術突破提供了場景支撐,讓商業化與技術前瞻性實現了動態平衡。當多數供應商還在追求技術參數領先時,Momenta已通過開放生態以及強大的適配能力構建起新的價值坐標系。
從上海車展的聚光燈,到全球130款量產車型的落地,在自動駕駛的全球競爭中,中國方案正在從跟隨者變為引領者。隨著Robotaxi的規模化運營和更多國際訂單落地,Momenta或將書寫下一個“中國技術定義全球標準”的故事,而這一切,只是智能出行革命的開端。
文/林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