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5日,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山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2020-2024)》,對五年來知識產權審判改革實踐進行總結。據悉,五年來,中山市兩級法院優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機制,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7064件,訴訟標的總金額達101471.43萬元。
優化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制度
中山市中級法院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院長羅嘉浩主持新聞發布會,黨組成員、副院長李桂蘭發布和解讀《中山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現狀白皮書(2020-2024)》。《白皮書》指出,2020-2024年,中山法院緊緊圍繞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建設,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據介紹,五年來,中山市兩級法院優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機制,加大知識產權民事侵權判賠力度,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7064件,訴訟標的總金額達101471.43萬元,審結16901件;嚴厲懲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413件,判處刑罰575人;加強對知識產權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受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2件。
從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統計數據來看,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收案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近年來降幅較為明顯,從2021年的年收案8772件,逐漸降至2024年的年收案1377件。而知識產權刑事、行政案件每年的收案數量均處于較低水平且基本保持穩定。
數據曲線一方面體現出國家不斷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治力度,使得各類侵權行為得到有效抑制;另一方面也充分彰顯了中山市法院積極推動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促進矛盾糾紛前端治理、多元化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白皮書》還全面展現了中山法院在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創新知識產權審判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團隊建設、營造保護創新法治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組建專門團隊適應關鍵領域案件審判
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支撐。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謝勁東介紹,圍繞這些關鍵領域的司法保護,中山法院積極探索創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舉措。為提升專業化審判水平,中山組建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審判團隊,吸納了一批具有豐富審判經驗和專業技術背景的法官。同時還建立了專家咨詢制度,為審判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意見。
為加強司法保護力度,中山法院充分發揮集中管轄優勢,對涉及關鍵領域的知識產權案件,由專業審判團隊集中審理。積極運用訴訟保全措施,在案件受理初期,快速對侵權嫌疑物品、資金等進行查封、扣押、凍結,防止侵權行為擴大和侵權證據滅失。積極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對于惡意侵權、重復侵權等情節嚴重的案件,在賠償數額上予以嚴懲。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配合。李桂蘭介紹,中山市法院積極加強與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工作機制。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加強執法司法銜接,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大合力。
部分行業侵權行為高發秩序有待規范
《白皮書》指出,知識產權一審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侵害著作權糾紛和侵害商標權糾紛,這兩類案件占受理民事案件總數的97%。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企業為追求利潤,仍通過低成本的侵權行為獲取不當利益,“傍名牌”“搭便車”等現象屢禁不止;另一方面也表明企業在培育自有品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亟待加強。
《白皮書》認為,商標與著作權侵權的高占比,本質是產業形態與知識產權制度演進不匹配,警示區域經濟仍處于“仿造經濟”階段,需從“打擊仿冒”轉向“培育自主品牌”,重構知識產權保護與商業創新的正向循環。
《白皮書》梳理2020年-2024年知識產權案件被訴侵權地所涉鎮街,小欖鎮案件數量最高,超過2000件,接下來依次為古鎮鎮、坦洲鎮、沙溪鎮。按糾紛類別來看,涉小家電類糾紛中,東鳳鎮最多,達270件;涉服裝類糾紛中,沙溪鎮最多,達164件;涉燈飾類糾紛,古鎮鎮最多,達230件。
《白皮書》分析,長期以來,中山市以“一鎮一品”的產業模式聞名,各鎮區依托特色產業,通過專業化分工和規模化品牌效應,形成了差異化發展的特色產業格局和文化品牌。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不法商家受利益驅使,利用專業化特色產業形成的集聚優勢,從事知識產權侵權活動,導致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頻發。反映市場活力與監管滯后矛盾仍突出,需通過加強法律威懾、創新激勵雙軌推動等措施,推進產業集群擺脫低端路線依賴,最終形成創新獲利大于侵權獲利的市場理性。
為凈化專業市場,打造法治營商環境方面,中山法院與相關鎮街或者行業主管部門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謝勁東介紹,中山法院已聯合市第二法院配合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在燈飾產業重鎮組建“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同時加強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及知識產權行政部門溝通協作,統一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證據認定標準、量刑規范等,提高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辦案水平。2024年6月,中山法院又與多部門會簽商業秘密保護協作機制,提升商業秘密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協作質效,打擊侵權行為,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凈化知識產權營商環境。
發布會上還發布了2024年中山法院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為創新主體、經營主體、社會公眾等多維度主體提供司法指引,為地方政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及產業政策優化提供司法建議。
采寫:南都記者呂婧 通訊員王念 朱靜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