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新版天地圖。作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改版后的天地圖拓展出了哪些新功能,將重點應用到哪些領域?
打開新版天地圖,18個專題依次排開,輕點鼠標就能徜徉在“數字國土空間”,認識自然資源資產、查看空間規劃、追溯地質變遷、漫游國家公園。
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黃蔚介紹,改版首次將國家公園、“三北”工程、壯美地質,還有和美海島這樣一些信息疊加在一張地圖上,向全社會提供服務,也集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通過開放更多、基礎性地理信息資源,降低整個社會的用數成本。
2011年上線以來,天地圖注冊開發用戶已超過124萬個,支撐各類應用超過100萬個,地圖服務日均訪問量超過10億次。
此次改版,在強化基礎地理信息底圖作用的基礎上,增設了許多直接服務普通公眾的內容。比如點開“國家公園”,就能在地圖上看見它們的地理分布和各自風貌;選擇潮汐預報,就可以查看284個國外港口和326個中國主要港口的實時潮汐預報。
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張兵介紹,從一個單一的地理信息的服務轉向自然資源管理的綜合服務,把我國規劃、土地、礦產、測繪、林草、地質調查等內容,進行提煉篩選上到網上,對于整個社會往數字化、智能化方面轉型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