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發布一條用高達模型廢件改造的原創手辦視頻,意外登上首頁熱門——這是湖南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高星宇創業故事的起點。
從“代號兼”自媒體賬號的UP主,到組建團隊“波動幻想”、受邀參加世界級展會、簽約廠商合作,這名00后“膠佬”(模型愛好者圈層昵稱),將自己小眾的模型愛好轉化成為兼具商業價值與文化創意的創業項目。
目前,他的團隊已手握四項國家級獎項,吸引了行業頭部廠商的合作意向,項目產品已開發到第三代,已與相關廠家初步達成生產協議意向,積極籌備完善創業團隊體系。
從玩家到創客,從“手搓模型”到設計專利
“最初沒有3D打印機,我就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手搓模型。”高星宇說道。于是,鉛筆一次次在1mm的膠板上游走,隨后便是刀起屑落,砂紙摩挲,膠水粘連,每一個成型零件都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平均每個成型零件耗時半個小時,一個完整作品的誕生要三、五個月起步,或許你眼前見到的只有70個零件,但其實這背后可能已經有300多個廢掉的零件。”
作為擁有十年經驗的“膠佬”,他敏銳地發現了市面潮玩產品的痛點:多數產品重外觀輕結構,缺乏更靈活的可動骨架設計。“人體關節不是一根‘棍子’,肌肉運動也該被呈現,而這種伸縮感需要骨架支撐。”他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設計出可適配多款人形手辦的“通用骨架”,并申請專利。B站評論區中,“求量產”的呼聲讓他意識到:“小眾圈層的深度需求,正是商業化的突破口。”
政策東風激活創業潛能,高校資源與市場需求的雙向奔赴
今年,在湖南省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不斷推動下,高星宇完成了從玩家到創客的關鍵轉折。他入駐學校創業孵化基地,獲得法律咨詢、比賽指導等支持,并報名“金種子杯”等創業賽事。“學校老師幫我們避開了合同陷阱,還提煉出產品的核心賣點。”他告訴記者。
憑借原創骨架技術和玩家視角的創意,高星宇在兩個月內迅速對接五家廠商,形成兩份意向合同(返點約10%)。“廠商看中的不僅是我們對玩家需求的洞察,還有高校的人才儲備,我想成為這個行業與學校之間的一道橋梁。”如今,他正著手組建完整的團隊,并呼吁更多同學加入這一“薪資可觀”的新興領域。
平衡熱愛與商業,他在“極致追求”與“現實主義”中找支點
創業初期,團隊便面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碰撞。“比如腿部關節的聯動設計,雖然能提升可玩性,但成本會直接翻倍。”高星宇坦言,為此,團隊選擇“小眾高價”策略,將單價提高、產量降低。同時,他利用自媒體數據反饋優化設計:“B站爆款視頻中點贊量高的機械結構,往往就是市場隱性需求。”
在芒果TV綜藝節目的曝光,進一步放大了項目影響力。但高星宇的終極目標更為宏大:“希望未來孩子們在小賣部買到的,是印著中文說明書、由中國團隊設計的正版模型。”不過,他更強調腳踏實地:“現階段,還不是打造IP的時候,要先把高校與行業的資源對接機制跑通,讓湖南潮玩產業注入更多年輕力量。”
大學創業,他完成從“學生思維”到“行業思維”的蛻變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先行動再完善,比完美主義更重要。”高星宇坦言,政策扶持下大學生創業的試錯成本極低,“最大的投入是時間,但換來了跨界技能、行業資源和人格成長。”
目前,團隊正聯合長沙、株洲等地高校模型愛好者,計劃在湖南成立本土潮玩企業,打破產業集中于珠三角、長三角的現狀。談及未來,他語氣堅定:“我想做高校與行業間的‘連接器’,讓更多年輕人的熱愛變成職業選擇。”
瀟湘晨報記者鐘錦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