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九天就走進婚姻殿的小李,靜悄悄的死在了崗位上。
4月23日早晨8點多,猿輔導武漢公司的保潔阿姨在打掃辦公室衛生時,發現本公司男老師小李倒在辦公室,已無心跳和呼吸。
保潔阿姨趕緊呼救,救護車于 9:43 到達現場時,其生命體征已停止。
他才27歲,年富力強,什么原因竟致倒在了崗位上?而事發后,猿輔導公司以“網絡故障”為由讓全體員工緊急調休、封鎖消息,又是為何?
隨著死者親屬的發聲,逐漸揭開了這場悲劇幕后的迷霧。
小李生于1998年,出身貧寒,父親早逝后,母親又重新組建了家庭。逆境中的他沒有怨天尤人,通過自身努力考上了一所211高校——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20年畢業后加入猿輔導成為一名老師。
在公司工作的5年里,小李工作敬業,表現優秀。同時勤奮上進的他也收獲了愛情,與未婚妻訂于5月2日舉行婚禮。
然而,他卷過了高考,卷過了大學,眼看生活向暖人生向陽,即將開啟人生新篇章之際,命運之手卻在這個春天扼住了他的咽喉……
4月22日中午,小李到崗工作,晚間加班期間,其未婚妻給其幾次發信息未回。凌晨時分,未婚妻打電話亦聯系聯系不到小李,焦急的她于23 日凌晨1點半左右報警。
警方通過定位發現小李的手機在公司附近,與于是連同家屬一起前往辦公大樓尋找,但因門禁限制未能進入辦公區。
在焦急中度秒如年的小李未婚妻和家屬,于上午9:00多接到猿輔導公司電話,慌忙趕往醫院,然而,親人已經成了一具尸體……
而這一天,距離小李與未婚妻的婚禮,還有九天。
他的新娘再也等不到他了!他的母親再也見證不了他人生最幸福的那一時刻,還將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無邊苦難,老人已經哭到無法站立。
悲劇發生后,家屬質疑長期超負荷的工作是造成小李猝死的原因。而其未婚妻更表示,小李近日已經連續多日工作至深夜,她與小李最后通電話時,小李表示還在加班。
面對家屬和社會的質疑,猿輔導官方則回應:小李事發當天公司因“網絡故障”安排員工調休、未安排團隊加班。
不得不說,猿輔導這份回應挺讓人惡心。
猿輔導是在4月23日一早將小李送到醫院急救后,才緊急發布的因“網絡故障”全體員工調休的通知。而根據情況判斷,小李很有可能在4月22日深夜就已在辦公室離開人世。既然公司沒安排加班,那小李大半夜在辦公室干什么呢?
公司的回應顯然是狡辯,是掩耳盜鈴。
最惡心的是,猿輔導在回應的最后還倒打一耙:“懇請大家尊重逝者隱私,不傳播、不擴散未經核實信息……”
大家目前討論的是加班導致員工猝死,關“逝者隱私”什么事?
一條鮮活而年輕的生命倒在工位上,此時此刻公司想得不是承擔責任、妥善處理后事,卻是撒謊遮蓋。事前壓榨員工,事后逃避責任,還倒打一耙,其虛偽、冷血、缺德又缺乏擔當,可見一斑。
在家屬的申訴下,武漢市人社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介入調查此案,調取近三個月監控及考勤記錄,核查猿輔導是否存在“違規用公”,小李是否因工傷亡。
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尚無最后定論。而在小李的悲劇發生后,猿輔導有員工已因擔憂提出辭職,同時有自稱前員工的眾多網友,在唏噓之余紛紛曝出猿輔導所謂“狼性文化”背后的斑斑劣跡:
猿輔導加班情況嚴重,單日加班超過6個小時,且大多是無效加班,連孕期員工都不能幸免,要加班到晚上12點多……
日常管理異常苛刻,吃飯、上廁所都需要報備,工作期間人不在工位會被開除,深夜 11 點后公司群仍布置任務;請假難,急性腸胃炎也得硬抗上班,發燒也得打電話聯系業務……
而內部員工表示,猝死的小李在今年3月份累計加班已經189小時,日均工作超14小時,這與公司招聘信息中標注的 “雙休”“不加班”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企業 “聲明” 與 “現實” 之間的巨大割裂,其不要臉程度令人咋舌。
小李猝死后,有內部員工表示如果按因工傷亡,小李可能獲賠的金額大約在40萬余元。
一條年輕的生命,家人心中的摯愛,就只值40萬。這場悲劇,不僅為企業,也為員工為社會敲響了警鐘,讓我們在悲傷之余深思:
首先,小李的悲劇并非孤例,在互聯網、金融、教培等眾多行業,類似的加班文化普遍存在。
拼多多的“996” 工作制、互聯網大廠的深夜加班常態,都打著 “奮斗者文化”“狼性文化” 的旗號,將員工的精力和時間壓榨到極限,卻沒有意識到這是對員工權益的嚴重侵犯。
最可怕的是,很多企業應用技術手段將壓榨員工進行到“全方位無死角”:如洗手間安裝智能感應裝置,如廁超15分鐘觸發警報;內網系統實時監控電腦屏幕,“摸魚指數” 掛鉤績效……等等,員工仿佛置身于 “數字化監工” 之下,其壓迫感令人窒息。
這種短視的企業文化,不僅損害員工利益,忽視員工的身心健康,還會增加企業法律風險,破壞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阻礙企業的發展。
而勞動部門監管不力,致使這類悲劇頻繁發生。
所以,小李的悲劇不應僅僅成為輿論的熱點,更應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契機,讓每一個勞動者都能在公平、健康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讓“拒絕加班” 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其次,無論生活壓力多大,我們都應該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當代年輕人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為了獲得一份工作維持生計,他們在求職時不得不接受企業提出的不合理條件,如長時間加班、低薪資等。
生活成本高,房租、生活費用等支出迫使他們拼命工作以獲取更高收入,在城市中立足。即便工作中遭遇不公正待遇,也因擔心失去工作難以找到更好機會而選擇忍氣吞聲。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為了碎銀幾兩,可偏偏是這碎銀幾兩,壓斷了世人肩膀。
巨大的壓力,不僅在壓彎一代人的腰,也讓他們的健康頻頻亮起紅燈。
此外,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上,疫情過后,我們聽到了很多年富力強的人猝死的新聞。
2022年,科學家們發現,新冠病毒與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聯系。他們跟蹤研究了將近70萬份病例,發現在感染新冠以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顯著增加。腦卒中的風險提高了1.5倍以上,心臟病風險提高了兩倍,心律失常的風險提高了1.6~2.4倍。
因而,研究者表示,“陽”后患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風險均會大幅上升。
所以,當前暴增的大量中老年人,中青年人突然猝死,其罪魁禍首或許就是那個曾令我們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因為新冠疫情是這一代人的集體傷痕,我們無力改變已發生的事實,只有好好愛自己。
畢竟,公司是別人的,身體是自己和家人的,多為自己和家人考慮考慮。
工作沒了,掙得少點,都不算失敗;人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再多的收益,都不值得拿命去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