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歐美逆全球化難阻中國車出海非洲。據彭博社24日報道,總部位于內羅畢的電動汽車分銷商MojaEV肯尼亞有限公司,主要進口中國制造的整車。該公司計劃于8月起啟動本地組裝,并出口至多個非洲市場。
MojaEV首席執行官助理盧馬利亞斯(Erick Lumallas)透露,在MojaEV建立自己的工廠組裝電池和太陽能組件前,車輛將在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的聯合車輛裝配公司(AVA)進行組裝。
“我們已經簽訂了合同,所有原始設備制造商都與我們達成了協議,將為我們提供建廠所需的技術支持。”
報道指出,MojaEV建立裝配廠是為了規避肯尼亞對進口產品征收的稅費。盧馬利亞斯說,新工廠每月將生產多達300輛汽車,預計年銷量為1500輛。
他稱,稅收仍然是肯尼亞電動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35%的進口關稅、20%的消費稅、1.5%的鐵路發展稅、2.5%的燃油稅以及16%的增值稅。
他補充說,除上述稅費外,企業還需支付港口費、裝卸費、滯期倉儲費和集裝箱貨運站費用。
肯尼亞電動巴士 視頻截圖
相比之下,本地組裝的電動汽車僅需繳納增值稅。
據報道,本地化生產將使該公司入門級車型售價低于當前的250萬肯尼亞先令(折合人民幣約為14萬元),高端車型低于750萬肯尼亞先令(折合人民幣約為42.3萬元)。
MojaEV目前已向坦桑尼亞出口汽車,并計劃將銷售范圍擴大至盧旺達、烏干達、毛里求斯、加納、尼日利亞、博茨瓦納和贊比亞。其銷售產品包括創維汽車和哪吒的SUV、帝豪GSE和五菱汽車的轎車類別、雙排座皮卡Riddara,以及福田巴士和卡車。
為解決肯尼亞充電點有限的難題,MojaEV分銷的每輛車均配備車載充電器(可插入任意插座)及固定充電樁(可安裝在建筑或停車場)。
盧馬利亞斯說,由于70%的肯尼亞人使用公共交通,MojaEV正在與該行業的一些主要公司洽談,計劃將車輛改成電動巴士。
根據《肯尼亞國家能源效率和節能戰略(2020年)》,到2025年,肯尼亞5%的注冊車輛將是電動的。此外,肯尼亞還力求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目標。
去年10月,MojaEV宣布將以租賃的形式,投放100輛中國生產的NETA V電動汽車至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出租車市場。
11月,肯尼亞馬塔圖車主協會和肯尼亞商業銀行的代表前往中國了解電動公交車市場,以推進肯尼亞公共交通行業的綠色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美歐此前曾聯手圍堵中國車企出海。
2024年7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208頁的文件,決定自5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最長4個月的臨時反補貼稅。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3家被抽樣調查的中國車企將分別被征收17.4%、19.9%和37.6%的臨時反補貼稅,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的中國車企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未合作的車企稅率為37.6%。這一措施若得到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還將進而轉為長達5年的正式征稅。
早些時候,美國亦以“國家安全”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增至100%。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