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3日,俄羅斯的《軍事評論》中有意“泄露天機”!
按照他們的說法,用不了10年,最快7年,根本不用戰爭,中國海軍就會超越美國,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海軍”。
那么,他們為何突然說出這樣的觀點,美國現在的“海上力量”如何?
俄媒“泄密”
根據俄媒的分析,現在的中美海軍力量對比正在悄然發生一些不利于美國的變化,雖然美國一直不愿意承認這一點,甚至通過媒體各種手段為自己“打掩護”,但《軍事評論》似乎不想留情面,直言不諱地揭露了目前美國海軍的困境。
俄媒分析認為,中國海軍已經悄然崛起,成為了“世界第一海軍”,根據他們的判斷,這地位的穩固可能只需七到十年時間,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讓人咋舌?
最驚人的部分是——他們認為這一切不需要通過戰爭來實現,只需等待美國海軍自身力量消耗殆盡,主動放棄制海權,最終“解散”即可,對于俄媒這一評述,許多人感到困惑,不禁疑問為何他們會突然發表這樣的看法?
俄媒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美國海軍雖然在過去幾十年里也曾風光無限,但現在可不行了,首先,他們造船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中國的步伐,美國雖然有很多高科技船艦,但問題在于——這些船舶的建造進度實在是太慢了。
此外,目前這些現有艦船的維護也遠遠不到位,甚至連現代化改造都顯得力不從心,俄媒大膽預測,再過7到10年,美國可能會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到時候,他們的海軍戰艦可能已經“沒有人可以駕駛,沒東西可以出海”,這些艦船成了“擺設”。
美國海軍現狀
近年來,美國海軍在亞太的戰略布局一直被認為是無懈可擊的,三道島鏈,指的就是從日本、琉球、臺灣到菲律賓這片區域,它被美軍視為亞太地區最核心的防線,美國軍方曾覺得,靠這一圈島鏈,能在中國崛起前繼續掌握著海上話語權。
但如今的局勢似乎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特別是遠程火力、反艦導彈、預警偵察系統的逐步完善,這條原本牢固的“鎖鏈”開始顯現出裂痕,2024年,在南部戰區的一次實戰演練中,紅藍對抗模擬突破巴士海峽,藍軍代表的“美國艦隊”竟被徹底壓制。
想象一下,經過96小時的對抗,整個“美國艦隊”都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可真讓美國的軍方尷尬不已。
北約“鎖盾-2024”演習看點多 2024-05-06 15:31·中國軍號
更讓人震驚的是,這并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中國海軍近年來訓練體系大變樣的結果,過去的海軍訓練,很多時候是單艦出海,做一些形式化的演練,類似于“表演”,但現在,中國海軍可不是這么玩了。
艦隊協同作戰、模擬實戰、強電磁壓制、通信癱瘓等訓練項目,都是為了迎接未來的海戰,而且許多艦長如今可不是普通的海員了,他們甚至有的是碩士博士,戰術研究、AI輔助系統,那都是一套一套的,完全顛覆了過去“聽口令走程序”的老套路,變成了更加靈活和快速反應的戰斗方式。
在這樣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美國海軍的壓力越來越大,你可能還記得,去年烏克蘭的戰事牽扯了大量美軍的資源,F-16、M1坦克都被調往歐洲,亞太地區的防線自然受到影響。
再加上中東的局勢也沒消停,伊朗、紅海、以色列等地也時不時爆發沖突,美國不得不派兵派艦,結果就是全球戰略有些力不從心,美軍的第七艦隊雖然依舊喊得響,但他們的調配能力明顯下降,航母可以派來一兩艘,但后勤、情報、保障這些配套系統,卻很難同步跟上。
而更尷尬的是,美國的一些盟友開始變得“觀望”起來,菲律賓時常改口,心中充滿了不確定,同時,日本的反戰情緒逐漸升溫,開始對美軍的領導方向產生了疑慮。
相比之下,中國在亞丁灣護航、東非聯合打擊海盜、參與聯合國任務等方面,卻穩穩地展示了自己作為“維護者”的形象,給人感覺更可靠。
俄媒最近也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他們認為,美國海軍的硬件壓力固然存在,但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過去,美軍覺得自己是“海上霸主”,誰敢動它一根毫毛都不行;但現在,面對中國海軍的崛起,他們開始感到心里有點兒發毛。
美軍之前費盡心思打造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雖然在雷達隱身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但在武器系統上卻一頭霧水,導致花了那么多錢,結果還不如中國一些更“務實”的設計。
換句話說,未來十年,海上霸權的爭奪可能不會是那種火光沖天的戰爭,而是一個看誰笑到最后的耐力賽,誰能堅持到底,誰就能主宰海上力量。
這種變化看似悄無聲息,但實際上已經深刻改變了全球戰略的格局,美國海軍在亞太的主導地位,正悄悄地遭遇挑戰,甚至可以說,連他們自己都開始感到不安,未來的海戰,將不再是簡單的硬拼,而是更加復雜、更加戰略性的博弈。
中國殺招頻出
中國的造船業,這幾年可是厲害得讓人咋舌,從最初的簡單船只到如今的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大型油氣運輸船,應有盡有,簡直是全球造船界的“全能選手”。
可以說,中國已經站在了全球造船業的巔峰,成為了唯一一個同時擁有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大型郵輪建造能力的國家,造船的“三顆明珠”全都攬入懷中了!
中國航母,作為最有代表性的“大招”,中國在航母建造方面取得的進展可謂是飛躍性的,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陸續建成,不僅增強了中國海軍的實力,還讓我們在全球航母技術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尤其是福建艦,它并非簡單的“跟風”模仿,而是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首艘搭載電磁彈射技術的航母,試想,電磁彈射使得艦載機能夠更加高效地起飛,甚至在戰時執行更多任務,技術上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
海報新聞-真的能讓美國再次強大嗎
別看咱們航母一開始起步晚,但現在這技術,不僅讓咱們有了話語權,甚至能在國際間一較高下。
提到驅逐艦,中國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是一個亮眼的存在,僅僅是這個名字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這艘驅逐艦配備了最先進的武器系統和雷達技術,堪稱海上的“全能戰士”。
它的防空、反海、反潛能力無一不強,是目前全球最頂尖的驅逐艦之一,看得出,中國的造船業在技術上不遺余力地追求創新,力求每一艘艦船都能具備最強的作戰能力。
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可以說是讓中國的艦載機技術更上一層樓,還為未來六代機的艦載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簡單來說,這意味著中國海軍在未來的空中作戰中將具備更強的實力,甚至全球其他強國也不得不認真考慮這一變化。
綠色船舶和智能船舶也是中國造船業的一大亮點,環保和智能化,這可是在全球造船業中最炙手可熱的技術方向了,2024年,中國在綠色船舶領域的國際市場份額達到了78.5%,這個比例絕對是全球領先的。
而且,咱們在智能船舶的研發上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已經可以覆蓋主流船型,讓全球的船舶產業都為之一震,不得不說,中國的造船業不僅在技術上領先,更在環保和智能化上走在了最前沿。
中國造船業,已經不再是那個依賴外力的跟隨者,而是一個站在國際舞臺中央的引領者,在未來的歲月里,中國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武器,迎接更大的挑戰和機遇,成為世界造船業的領航者,帶領全球航運業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俄媒:中國海軍越來越強大-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