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5日訊 2025年,濱州市城管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秉持“科技賦能生態,精準守護園林”的理念,致力于構建更加穩固、高效的城市園林安全生態體系,全面深化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為市民打造了清新健康、綠意盎然的綠色生態空間。
精準監測,構建防治前沿防線
嚴格落實“預防為先,抓早抓小”原則,建立嚴密的病蟲害監測網絡。每周定期組織2次全面巡查,深入城市的每一處園林角落,工作人員認真記錄溫度、濕度、蟲口密度以及病害癥狀等關鍵數據。同時,每月準時發布2期園林有害生物預警信息,結合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提前預判風險,為防治工作爭取寶貴時間。通過精準預警與提前干預,有效降低病蟲害暴發風險,為園林植物健康生長保好駕護好航。
分類施策,促進生態平衡調節
針對不同的植物特性以及病蟲害特點,制定了個性化防治方案。對于蛀干害蟲天牛,采用注藥封堵的方式,直接將藥劑注入蟲道,精準消滅害蟲;同時,積極引入管氏腫腿蜂等天敵昆蟲,利用生物防治的手段,實現對害蟲的自然控制。此外,通過優化植物配置,合理搭配不同種類的植物,營造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并引入瓢蟲、寄生蜂等有益生物,構建起穩定的生態平衡體系,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保護了生態環境。
科技賦能,提升靶向防治效能
積極探索和應用綠色防治技術,靜電噴霧、根灌施藥等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使藥劑利用率大幅提升至80%以上,不僅提高了防治效果,還顯著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結合病蟲害發生閾值,科學設定防治節點,避免盲目噴藥,實現了精準施藥和高效防治。例如,在蛀干害蟲幼蟲期,采用地埋內吸性藥劑的方式,既能高效滅殺害蟲,又能有效控制防治成本。
全民參與,打造聯防聯控格局
定期組織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園林從業人員的病蟲害識別與綠色防治能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防治隊伍。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向市民廣泛推送病蟲害防治科普信息,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熱情。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病蟲害監測報告,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
濱州市城管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精準化、生態化防治策略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園林養護向低碳可持續方向的成功轉型。展望未來,將持續探索數字化、生物化防治技術,構建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生態防治體系,全力為市民打造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