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蓮花池公園張貼通告稱,園內發生牡丹失竊事件,共有6株名貴品種牡丹被盜。
園方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失竊的兩種牡丹均為新優品種,下一步將加強安保巡查力度,尤其在夜間,同時呼吁游客文明游園,把美景留給大家。
失竊牡丹為新優品種
“花開北京·2025北京牡丹文化節”近日啟動,全市設立17個牡丹特色展區,蓮花池公園正是其中之一。
據蓮花池公園管理處主任張一楊介紹,公園有150余種牡丹、60余種芍藥,每株牡丹都經過精心養護,花大色艷、形態飽滿,直徑最大可達25厘米。公園的牡丹園結合地形起伏設置,形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園林景觀。同時,游客可以近距離觀賞牡丹,獲得“置身花叢中、人在畫中游”的最佳拍照效果。
大紅寶珠牡丹。蓮花池公園供圖
珊瑚臺牡丹。蓮花池公園供圖
“為了讓游客近距離觀賞牡丹,我們沒有設綠籬,只設置了很矮的圍欄,丟失的牡丹就種植在圍欄邊上。”張一楊說。
公園4月23日張貼的通告稱,牡丹失竊事件發生后,園方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請盜竊名貴品種牡丹的游客盡快到公園管理處歸還,公園將不予追究。在公園內盜挖、損壞植物是違法行為,同時會破壞公園景觀,損害廣大游客的切身利益,任何人都有權制止,公園將會同執法部門加大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失竊的牡丹有4株大紅寶珠、2株珊瑚臺,兩個品種都是新優品種,比較珍貴。目前公園還有珊瑚臺這一品種,但已經凋謝,大紅寶珠品種沒有了,后續再想展示可能需要補栽。”張一楊說,失竊牡丹位于牡丹園東側,雖然牡丹園在公園的監控范圍內,但仍有個別游客不遵守公園管理規定,下一步,公園將加強安保巡查力度,尤其是夜間的巡查力度。
張一楊表示,去年冬天,公園就發生過牡丹被游客剪枝的情況。“這對牡丹影響挺大的,尤其是帶著花芽的老枝,剪完之后第二年就沒有花了。”她說,游客可能覺得好看,想拿回家扦插繁殖,但他們對牡丹不是很了解,牡丹是肉質根,對土壤要求苛刻,盆栽很難成活,即使成活也長不好。
牡丹失竊位置。蓮花池公園供圖
專家建議加大技防力度,呼吁文明游園
《北京市公園條例》第四十六條明確,游人游覽公園禁止采挖植物,違反相關規定的,責令改正,并可以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帥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沈騰表示,公園可以提供購買合同、養護記錄或者市場交易價格證明牡丹的價值。如果嫌疑人主動把牡丹還回來,賠償公園的損失,并取得諒解,司法機關可能會從輕處理,甚至免予處罰。但要是多次盜竊,或者故意破壞公共綠化,處罰就會更重。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劉志成表示,近年來,游客素質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個別不文明游園行為。“目前北京公園超過1000個,綠地體量也非常大,只靠人盯肯定盯不住,建議增加技防手段,比如增加攝像頭數量。”
不過,他坦言,也有部分游客出于隱私考慮,對于經常暴露在攝像頭之下比較反感,所以確實存在兩難的問題。他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呼吁游客文明游園。
記者/張璐
編輯/白爽
校對/李立軍
運營編輯/樊一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