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識,小龍蝦今日分享第1196期,歡迎關注!
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不少人認為養老金存在不公平現象,可當被問及 “公平” 究竟指的是什么時,答案卻莫衷一是。
很多人對養老金公平性的理解存在誤區,他們將公平簡單等同于養老金數額的絕對一致。
有人覺得不管從事何種工作,也不論繳費情況如何,退休后沒有貢獻了,都應領取相同數額的養老金。
這種想法看似公平,實則忽視了諸多現實因素。
社會是一個多元復雜的系統,人們的工作性質、工作強度、收入水平以及對社會的貢獻各不相同。
如果實行絕對平均的養老金制度,會出現高收入、高強度職業從業者與低收入、低強度職業從業者養老金相同的情況。
這對于前者而言,無疑是一種不公平,也違背了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還會極大地打擊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和發展活力。
舉個例子:一個人工作了40年到60歲退休,一個人在村里游手好閑到60歲退休,一個人坐牢到60歲出來,給他們三都發一樣的養老金?
真正的養老金公平有著豐富的內涵,涵蓋多個層面。
1.從制度設計角度看,公平意味著規則公平。
所有公民,無論身份是公務員、企業職工還是農民,都應被納入統一的養老保險體系,遵循相同的參保、繳費和領取規則,享受平等的參保權利和機會。
這是實現養老金公平的基礎。
目前,規則是統一的,任何人都可以選擇繳納城鄉基礎養老保險,或者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舉個上學的例子:
每個人都擁有學習的權利,這是公平。至于你上課時睡覺,還是上課認真聽講,這是個人選擇!
2.在待遇方面,公平體現在承認合理差異。
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必然存在差異,根據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的原則,他們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有所不同是合理的。
一位在高收入行業工作且長期穩定繳費的職工,與一位收入較低、繳費斷斷續續的職工,養老金待遇理應有所差別。
還是舉個上學的例子:
你上課認真聽講,你考試100分;我上課睡覺,考試50分,這同樣也是公平!
養老金差距大的原因
正如前面的例子,有人100分,有人50分。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50分,而不是說想方設法去降低別人的100分,別人100分降低了,自己50分會變成51嗎?
現實中,養老金金額的多少確實存在差距:
部分企退人員養老金高于10000元;
大多數機關事業編人員養老金在7000多元;
絕大多數企退人員養老金在3000多元;
少部分城鄉居民養老金在2000多元;
大多數城鄉居民養老金在200多元!
不同群體間養老金待遇差距明顯!
這種差距,有歷史的原因,有個人選擇的因素,同樣也與當地經濟水平有關系。
個人觀點:
為什么有的企退養老金過萬? 他們能力強,單位愿意給他們3倍繳納!
為什么機關事業部養老金普遍高?他們的工作穩定,工資有保障、福利有保障!
為什么大多數企退不足3000元?明顯能力不強,可替代性大,導致個人不敢提、單位不可能去高繳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