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倫
眼看百度的蘿卜快跑到了2025年還在快跑,阿里日前也傳出有機會與特斯拉中國在輔助駕駛本土化方面達成合作,騰訊坐不住了。在上海車展前夕,騰訊拿出了自家汽車業務“全家桶”。
“騰訊不造車,但全力協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
在4月22日的騰訊智慧出行科技日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的開場白讓人似曾相識。上一家反復強調自己不造車的巨頭級企業,是已經穩占車圈C位的華為。
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騰訊的汽車業務藍圖可能不如華為那樣直插汽車產業鏈的根部,但同樣具有想象力。
據湯道生的介紹,騰訊在汽車領域的業務,大致圍繞AI、地圖以及微信生態三個方面展開。其中,在AI方面,騰訊將提供可以幫助汽車行業從模型開發、模型部署再到模型應用的全棧AI能力。車企在智能輔助駕駛訓練、AI客服等方面都可以快速接入騰訊的AI能力。
以AI客服為例,在活動上,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鐘學丹展示了一汽豐田借助騰訊云大模型知識引擎全面升級智能客服的案例,不僅大模型的部署簡單、快捷、成本可觀,效果也立竿見影。數據顯示,在接入AI能力后,一汽豐田對用戶的問題獨立解決率從37%提升至84%。
至于地圖方面,因為騰訊是國內少有的同時擁有導航地圖甲級測繪資質、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資質的企業,其是合作車企和智駕方案供應商在國內開展業務的基礎。如英偉達全球副總裁、汽車事業部負責人吳新宙,還有元戎啟行創始人兼CEO周光在活動發言中不約而同提到的一樣,騰訊幫他們在智能輔助駕駛訓練上解決了數據合規的大問題。
另外,騰訊方面人士告訴源Auto,雖然目前汽車行業流行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智能輔助駕駛“輕地圖”甚至“無圖”方案,但是為車輛導航提供基礎信息的SD地圖仍是關鍵。
上述人士還稱,騰訊在地圖方面還提供車位級停車場地圖等差異化產品,目前已在全國覆蓋超3000個商業體地下停車場。蔚來在去年便率先官宣接入騰訊停車場地圖實現停車場導航功能,可以幫助車主快速定位充電樁、電梯間等位置。
不過,源Auto認為騰訊在汽車領域的殺手锏,還在于微信生態。
上述AI能力和地圖服務騰訊做得再好,仍要參與市場競爭,但微信只此一家。早在2020年前后,車圈曾刮起過一陣“微信上車”風潮,廣汽傳祺、長安等主流國產車企新車都會將車載微信作為一大噱頭賣點。
不過由于當時車輛智能座艙方面硬件性能有限,只能實現簡單的微信收發,且在使用過程中有明顯瑕疵,例如車內多人場景下的微信收發隱私問題,“微信上車”的風不太持久。
如今,智能座艙軟硬件技術相比5年前有了質變,車載微信在車上的應用也有了更多可能性。在活動現場,源Auto就體驗了包括微信控車、AI語音助手結合微信小程序自動下單咖啡茶飲等的多項新功能,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預期將微信生態接入到智能汽車,將會出現一系列全新的應用場景。這或許是騰訊將汽車業務向行業普及,甚至在C端收獲關注和流量的捷徑。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