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加征關稅的弊端已經顯現,多方壓力之下,特朗普被迫主動釋放談判善意,但他開出的降稅條件中方會接受嗎?G20會議上中方的最新表態又有何深意?
特朗普在談及降低關稅時仍然態度強硬,稱自己會著手推進此事,但“中國必須與美國簽署協議,這樣關稅才會降”。然而從剛結束不久的美日貿易談判來看,特朗普團隊自己都沒搞明白究竟要簽署一份怎樣的協議,他口中的“中美協議”不過是一家之言而已,這個降稅條件恐怕是他為了煽動輿論而臨時編出來的。
因此中方也沒有給特朗普這個面子。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當著眾多記者的面把話說的很明白:有關中美正在談判等都是假消息,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現在的態勢非常明確,特朗普想和中方談,中方也支持以對話溝通來解決問題,但是反對在當前特朗普態度舉棋不定、濫加的關稅未取消的背景下談,主動權仍然握在中方的手里,而這并不是盲目的樂觀。相較于近期貿易談判大多無疾而終的美方,中方出手穩準狠,抓住特朗普濫加關稅影響全球經貿體系的契機,積極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
舉例來說,近期肯尼亞總統威廉·魯托、瑞士外長卡西斯,以及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搭乘專機來華訪問,均表達出了反對關稅戰、同中國增進關系的態度。這說明即便中美經貿真的發展到了“硬脫鉤”的階段,中方通過拓展非美國市場依舊可以發展下去,特朗普最好不要過分高估美國市場的重要性。
外部客觀環境給予了中方強硬反制特朗普的底氣,而內部因素也同樣重要。據聯合早報4月25日報道,在華盛頓參加G20會議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發言時明確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實事求是地講,和動輒被特朗普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影響的美國市場相比,中國經濟的確擔得起“運行平穩”這四個字。
而相較于能將對等反制進行到底的中方,特朗普的底氣就沒有那么足了。一方面,美國12個州聯合起來向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反對特朗普對全球貿易伙伴實施大規模且不斷變化的關稅,指責他在未經國會批準就非法利用緊急經濟法推出關稅;另一方面,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上任百天,卻只有37%的受訪者認可他處理經濟問題的手法。
這還僅僅是特朗普貿易戰打了半個多月的影響。按照美國財政部的數據,4月份美國政府關稅收入激增逾60%,帶來至少150億美元的收入,而這些關稅完全要由美國消費者來負擔。預計最大的關稅收入增長將會在5月份出現,屆時特朗普就準備好迎接美國民眾的怒火吧。
多項數據都顯示出這么一個趨勢,即特朗普濫加關稅只會讓自己的盟友越來越少、美國民眾的消費成本越來越高。要是特朗普自信地認為他可以為了打贏中美貿易戰,而把這種倒行逆施的政策進行到底,那么中方也無話可說,無非奉陪到底而已;如果他認識到濫加關稅無以為繼,中方從來都沒有關閉過對話的大門,但美方必須亮出更多的誠意才行,紅口白牙說說不管用。
千言萬語凝練成一句話,就是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所講:對于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愿打,也不怕打。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