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禁止車輛或者蓄電池進入電梯和戶內;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新業態場開展火災風險自查整改,提高疏散逃生和火災撲救能力;賓館、飯店廚房油煙氣管道以及大型商業綜合體共用油煙氣管道每季度定期清洗……4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獲悉,新修訂的《南京市消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
廢舊立新修訂新條例
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消防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矛盾。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新條例共分為八章七十六條,采取了廢舊立新的修訂模式,從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加強消防組織建設、提升火災預防水平、完善滅火救援和火災調查工作、增強監督檢查精準度等五個方面進行總體布局,從而實現對消防工作的全過程系統化監管。
據悉,新條例中為推動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一是將“三管三必須”要求寫入總則內容;二是明晰政府職責,明確政府應當以安全為本、綜合考量,建立健全并落實消防管理體系等內容。在落實中央為基層減負相關要求的基礎上,賦予街(鎮)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職責,可以以委托執法的形式開展執法;三是厘清部門職責,明確了消防救援機構、城鄉建設、公安機關及派出所和相關部門的消防職責;四是根據南京消防工作實際情況,分別規定了物業服務企業、業主、物業使用人和出租人、承租人的消防安全職責。
針對不同場所行業特點
分門別類、精準施策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新條例針對包括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在內的各個單位、各類場所的行業特點和火災危險性,分門別類、精準施策:要求商業密集區、歷史文化街區因地制宜建設消防執勤站點。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和地下公共建筑未經批準不得改變建筑結構、防火防煙分區。賓館、飯店廚房油煙氣管道以及大型商業綜合體共用油煙氣管道應當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
“近年來一些新興業態,比如劇本殺、密室逃脫等不斷涌現,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因法律法規欠缺、技術標準滯后等,為消防安全帶來了潛在風險。”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法制與社會消防工作處二級指揮員劉帆告訴記者,新修訂的條例專門增設條款,要求“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新業態場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開展火災風險自查整改,提高疏散逃生和火災撲救能力,履行安全提示和告知義務,保障安全運營。同時,針對儲能電站運營者,新條例要求應當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器材,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定期進行防火檢查、防火巡查和消防設施檢測,檢查、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
此外,針對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的狀態,新條例要求規劃和配套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應當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建設。禁止電動自行車及其蓄電池進入住宅的電梯和戶內、私拉電線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和違規停放。從事快遞、外賣等配送活動的企業應當建章立制,督促配送人員規范停放電動自行車和進行安全充電。
公共娛樂場所設置樓層有變化
微型消防站納入滅火救援聯勤聯動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條例刪除了原《條例》第三十七條“不得在建筑物的地下、半地下、地上四層及以上樓層新設公共娛樂場所”的條款。修訂后全面與現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建筑防火設計規范》接軌,可布置在埋深不大于10米的地下一層及以上樓層。
微型消防站的設置,是近年來消防領域探索形成的有效經驗,對于火災發生的初期緊急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減輕火災事故,發揮著重要作用。劉帆表示,此次新條例中,要求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城鄉居民社區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備必要的人員、消防裝備和器材,積極開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災撲救等火災防控工作。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和其他單位建設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應當納入本地區滅火救援聯勤聯動體系,參與周邊區域滅火處置工作。
通訊員 南消宣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