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30周年,2025年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特別策劃“時光之鏡·中外經典影片展”,即將于5月中下旬在全國20個城市拉開帷幕。
“時光之鏡”影展 跨越歲月長河, 以 時光 為 梭,以影像為鏡, 串聯起 14部 中外 電影大師名作 。通過本次影展,希望將電影藝術跨越時空之美與更多觀眾共享,讓藝術經典煥發新生,與當下及未來的文化生活同在。
展映片單
《神女》4K
1934,中國,吳永剛
《月升中天》4K
1955,日本,田中絹代
《隨心所欲》2K
1962,法國,讓-呂克·戈達爾
《早春二月》4K
1963,中國,謝鐵驪
《紅色沙漠》4K
1964,意大利/法國,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玩樂時間》4K
1967,法國/意大利,雅克·塔蒂
《德州巴黎》4K
1984,西德/法國/英國/美國,維姆·文德斯
《雙姝奇緣》2K
1986,法國,埃里克·侯麥
《黑炮事件》4K
1986,中國,黃建新
《新龍門客棧》2K
1992,中國,李惠民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4K
1993,法國/波蘭/瑞士,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青木瓜之味》2K
1993,越南/法國,陳英雄
《中央車站》4K
1998,巴西/法國,沃爾特·塞勒斯
《賽末點》2K
2005,英國/美國/愛爾蘭/盧森堡,伍迪·艾倫
主題策劃
百余年前,西洋鏡與電影視鏡的技術探索,催化著活動影像的誕生。鏡像理論在人們不斷叩問“電影是什么”的永恒命題時,給出一條通向精神分析的探索之路。人們知道,只有當黑暗中的光投向那塊名為銀幕的鏡,一個個前所未見的生動影像世界才得以展現眼前。
時光之鏡,映時代風貌。中國無聲電影的巔峰之作《神女》(1934)和謝鐵驪導演的《早春二月》(1963)將鏡頭望向民國時期的都市與村鎮,對底層民眾與知識分子的遭遇投以悲憫而溫柔的目光;黃建新導演的《黑炮事件》(1986)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捕捉社會發展過程中饒有趣味的眾生面貌。它們照見中國電影在不同時代一以貫之的現實主義關懷。
時光之鏡,照人心幽微。文德斯的公路電影杰作《德州巴黎》(1984)在廣袤的美國西部對人類精神世界的至深孤獨進行了詩意探索,《雙姝奇緣》(1986)通過兩位少女在法國鄉村的奇妙旅途呈現侯麥對情感與人性的洞察與哲思,《賽末點》于英國都市演繹現代欲望故事,映照出觀眾內心的選擇與認同。電影散場,我們仿佛猶在鏡中。
時光之鏡,展世間百態。《月升中天》(1955)道日本奈良的戀人絮語,《中央車站》(1998)書巴西里約的脈脈溫情,《新龍門客棧》(1992)詠江湖傳奇里的快意恩仇,《青木瓜之味》(1993)繪越南民俗風情的清新畫卷。導演們用鏡頭捕捉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社會風貌、文化傳統、生活百態,如同時光膠囊,讓觀眾穿梭其間,獲得加倍的生命體驗。
時光之鏡,射藝術弧光。從法國新浪潮的先鋒實驗《隨心所欲》(1962),到“首部彩色藝術片”、意大利現代主義代表作《紅色沙漠》(1964) ,從充滿奇思妙想的都市喜劇《玩樂時間》(1967),到用色彩的象征意義構筑獨特美學風格的《藍白紅三部曲之藍》(1993),二戰以后歐洲電影對現代性的詰問與書寫,對電影語言和敘事結構的探索與革新,盡顯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時光之鏡·中外經典影片展”展映的14部經典電影中,有9部作品都經過4K精致修復,以最好的視聽質量與觀眾相見。拂去時光之塵,經典電影一如初見,一如明鏡,即將再次照亮130年來無數觀眾相逢相聚的影院。
20城同映
作為全國藝聯深耕分線發行,持續打造藝聯旗艦店影院的具體實踐,本次影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濟南、南京、杭州、蘇州、長沙、武漢、成都、廈門、西安、鄭州、太原、天津、長春、重慶、蘭州、昆明20個城市的30家全國藝聯加盟影院落地影展活動,具體影院信息將于近期公布。
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