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與那一方棋盤
圖文/黃海良(廣西)
一、山水靈韻
在云貴高原余脈的桂西北部山區(qū),那起伏延綿的山巒,千姿百態(tài)。有像長龍脊背,有似虎臥山澗,還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睡美人”和壯族始祖“布洛陀”。在那七座土山相擁而立,形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的蓮花山下,蜿蜒著一條清澈的小河,河的兩岸,散落著十多個依山傍水秀麗的小山村,紅磚小樓間,炊煙裊裊升起,這便是我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離縣城不過40分鐘的車程。村口千余米外,有個神奇而又美麗的“棋盤灘”,它如鬼斧神工雕琢的仙家棋局,百里聞名。這里沒有圍欄,不收門票,千百年來,是故鄉(xiāng)人生活的一部分,是歲月里最自然的風景。至今為止,一年四季,隨時入景觀賞。景點沒有任何人工雕琢,沒有現代裝飾,依然是原生態(tài)的自然景觀,依然是故鄉(xiāng)人牽馬放牛下田勞動、趕圩進城的必經之路,是孩童們一年四季游泳、摸魚摸螺的樂園,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故鄉(xiāng)人照相、下棋、對唱山歌的老地方。
棋盤灘,位于田東縣那拔鎮(zhèn)福星村,坐落在離那拔鎮(zhèn)政府3公里處的田東最高峰——蓮花山下,靈岐河上。靈岐河在云貴高原余脈的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深山里發(fā)源,流經廣西巴馬、田陽、田東三縣后,又迂回流入巴馬,匯入紅水河,最后匯入珠江,流入大海。
靈岐河流經田陽縣玉鳳鎮(zhèn)長高村后流入田東縣境,河水在流經田東縣那拔鎮(zhèn)福星村段的那瓦屯前面一個拐彎處,河床出現一片形如圍棋盤的石灘。灘上,一塊塊或方或矩的大石頭,大的有五六平方米,可立數人,小的恰似一席之地,也有一平方米左右,分布在長約三百米,寬約一百二十米的河道上。這些石頭整齊地排列在河床上,橫成排,豎成線,形成一個巨大的圍棋盤形態(tài),故而得名。棋盤的每個石塊的四周都被深寬在三十厘米左右的水溝圍繞,石縫間常年清流潺湲,水不漫足,人行棋上如履仙枰。
棋盤灘分為上灘和下灘,上灘棋盤有二十二縱十八橫,下灘棋盤有七十四縱四十五橫。棋盤灘在枯水期,孩童們可在兩塊石頭間跳躍嬉戲,成人可在石頭上做燒烤,下棋,對唱山歌。洪水期,水漫淹全部石塊,像從天上來的大瀑布,聲震山谷,白浪奔涌,奔騰東去,氣勢磅礴,十分壯觀。
二、仙棋傳說
棋盤灘,有個美麗的傳說。故鄉(xiāng)的老人們說,這棋盤灘并非凡間之物,而是仙人遺忘人間之棋局。相傳很久以前,棋盤灘畔有個很聰慧的少年叫三生,自幼喪母,飽受后娘苛待,終日牧牛山野。后來三生得以仙人指點,發(fā)奮讀書,考取了狀元,被皇帝封為西南王,當地壯鄉(xiāng)百姓都稱他三生王。
有一年,大旱肆虐,赤地千里,三生決定引靈岐河水灌溉旱田,解救蒼生。他日夜搬運巨石,壘筑河堤。數月之后,壘堤高聳入云,眼看大功將成,后娘偷偷來到河邊看,見到三生站在云端般的堤壩上,三生手指之處,巨石就自然飛起,壘疊而上。后娘大驚失色,喊道:“三生快下來呀,這么高,會倒塌的!”話音剛落,頃刻,整個壩堤搖搖欲墜。三生忙喊:“娘,快給我一碗水?!彼胧┓ㄐg,穩(wěn)住堤壩。可后娘慌亂中遞來的竟是一碗酒。三生灑酒施法,堤壩轟然崩塌,化作滿地亂石。
無奈之下,三生把大石頭一塊一塊由東北向西南方向擺放,排成棋盤。后來三生常與當地一位心愛的姑娘胡杏到此對弈,日久生情,結為夫妻,最終羽化登仙,唯留這方棋盤,靜臥清流,千年不毀。
三、天地造化
神話是神話,傳說歸傳說。棋盤灘的形成,有其自然界地殼運動之機理。常人認為,水是縱向流動的,但棋盤灘的水是橫流,這個成了一個難解的謎。據專家考證,這是2億多年前地殼運動的“剪切理”。棋盤灘的奇觀,實則是億萬年地質演化的杰作。兩億年前,此地尚是滄海,地殼抬升,巖層褶皺,在擠壓中裂出縱橫交錯的縫隙,流水經年沖刷,將石縫磨蝕成溝,終成今日棋盤之狀。更奇的是,此處流水并非直下,而是斜穿石縫,如仙人對弈時指尖輕拂的紋路,暗合大地玄機。
地質專家說,這樣的地質地貌,這樣的美景奇觀,在中國的整個華南地區(qū)極為罕見。若早百萬年,水量豐沛時,棋盤更廣,若晚百萬年,或許早已被泥沙掩埋,偏偏是此刻,它在這里,與我的故鄉(xiāng)相遇。
四、山河歲月
棋盤灘是這片土地山川特有的靈氣,它除了有神奇的造型和美麗的傳說,還有精彩的革命歷史故事。棋盤灘畔物產豐富,七里(舊時那拔區(qū)屬)糧倉。靈岐河岸山清水秀,周圍山高林密,村屯分散,有利于革命活動迂回和保密。革命低潮時期,右江蘇維埃政府負責人曾到棋盤灘畔隱蔽并秘密組織革命活動,帶出許多農會骨干分子和游擊隊員。1949年11月,蓮花山下棋盤灘東北方向的巴使(地名),發(fā)生過我軍民聯(lián)合阻擊國民黨敗兵的一場激烈戰(zhàn)斗,我軍83團在當地村民和游擊隊密切配合下,粉碎了國民黨330師988團一營妄想消滅田東縣北部山區(qū)游擊隊的圖謀,擊斃敵軍營長,殘敵向田東平馬方向逃竄,此次阻擊戰(zhàn),是田東境內我軍與國民黨軍最后一次戰(zhàn)斗。迎來了田東的解放。這些光輝歷史和革命精神,激勵棋盤灘畔兒女們以革命前輩為榜樣,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
棋盤灘歷史神奇而精彩,棋盤灘的現實美麗又輝煌。如詩如畫的靈岐河,是上帝贈予家鄉(xiāng)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田東至巴馬瑤族自治縣城和田東至田陽縣玉鳳鎮(zhèn)兩條公路,貫穿棋盤灘畔所有村屯,來往很方便。棋盤灘成為免費向社會開放的自然景觀,每天游客絡繹不絕。而今,故鄉(xiāng)人打造棋盤灘畔林、蔗、稻為主,靈岐河岸油、果、香鴨特色產業(yè)經濟。靈岐河兩岸中段一百九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棋盤灘畔三萬三千多畝的耕地,山上林海,山下蔗海,林濤呼呼。六千多畝水稻,一年兩熟,七月和十月份,又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稻浪翻滾,稻熟飄香。山上山下有很多果園,枇杷、油茶、芒果、板栗、果味四季飄香;還有錳、鐵、鈦、黃金、輝綠巖、滑石等礦產和棋盤灘香鴨那拔香豬等特色農產品。故鄉(xiāng)親人已家家住樓房,曬場擺滿車。每年當地壯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歷三月初十后的第一個圩日即那拔歌圩,棋盤灘畔十里八鄉(xiāng)的青年男女,鄰縣的田陽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平果市的壯族歌手,都會聚集這里對唱山歌,談情說愛;歌唱祖國的國泰民安和繁榮昌盛,歌唱秀麗河山和壯族人民的幸福生活;那拔歌圩不僅是青年對唱山歌,選擇對象的去處,也是老人、婦女、兒童同樂的“樂園”,更是商品的集散地。這里商賈云集,物品豐富,商品琳瑯滿目,大到農用物資小到日用百貨,讓人眼花繚亂。最具有特色的是那拔沙糕、那拔豆腐、那拔土茅臺(米酒)、那拔茶油、那拔蔗糖、那拔生榨米粉、那拔狗肉、那拔香鴨、七里香豬等等一系列壯族風味美食。圩場上顧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買賣興隆。在成群香鴨漫游翻飛的靈岐河上,還有壯漢選手河里徒手捉鴨的精彩表演,歡聲笑語,匯成一片歡樂海洋。此時此刻,天、地、山、水,人、文、物、景構成一幅鄉(xiāng)村振興人民幸福的美麗畫景。
故鄉(xiāng),人生的歸宿。棋盤灘畔的兒女,無論走得多遠,他們總記得:蓮花山下,靈岐河上,有一方天然棋盤,靜臥千年,等風來,等人歸。
【作者簡介】海浪,實名黃海良,男,壯族,田東縣人。先后供職于某市事業(yè)單位和政府機關。曾在《右江醫(yī)學》《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等省級和國家級雜志發(fā)表三十多篇本專業(yè)學術論文;在《右江日報》《海南特區(qū)衛(wèi)生報》等發(fā)表近百篇新聞報道。已斂毫多年。近兩年對文學始感興趣,試涉新水域,臨藝海泛舟,讓心有個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