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獨特的練習要領,不僅關乎動作形態,更與身心的和諧統一緊密相連。本文從意念運用、肢體協調、氣息流轉等多個關鍵維度,全面且細致地剖析了太極練習的要點。旨在幫助習練者領悟太極真諦,達至身心雙修之境。
意念足而力莫發
太極強調以意念帶動全身,非靠肌肉之力。習練時需將心腦結合,下達指令,借意念引領氣的運行,進而驅動身體,達以柔克剛之效。
雙腿求虛實結合
陰陽虛實是太極關鍵,雙腿亦如此。練習時一腿用力為實,另一腿則虛,如左腿實右腿虛,反之亦然,如此方能體現太極精髓,避免雙腿皆實。
氣沉丹田順氣血
打太極時,氣要下沉至小腹。通過身體下沉、涵胸松腰,使氣聚集丹田,隨后起身運動,氣往肺部走,完成順氣血過程,促進身體機能協調。
輕落雙足妨震動
運動中落腳務必輕盈,大力落腳會破壞陰陽平衡,引發身體震動,致使前功盡棄,因太極崇尚柔靜之態。
上亦動則下相隨
太極講究動作連貫,上動下隨。足、腰、手、頭及眼神皆需協同運動,一氣呵成,方能展現太極整體韻律與美感。
內外結合互制約
以內在意念引導身體運動,再以身體運動滋養內在精神,實現神(內)與體(外)的結合,達到內外雙修目的。
沉肩墜肘若輕力
練習時臂要伸展、肘要外開。肩下沉提起稍用力,氣會上行;肘前后運動稍用力,形成內勁帶動身體,發力自然流暢。
胸前含及背拔出
含胸即胸不前挺,拔背指背部呈弓狀。如此,挺胸時提氣,弓背時氣貼于背,發揮太極養生與技擊功效。
綿而不斷天行健
打太極如 “天行健,自強不息”,動作需綿柔連貫,一旦中斷,便失其韻味與功效,持續運動才能展現太極魅力。
動中求靜不散亂
太極動靜相生,看似不動時內在在動,看似動時內在可能靜,是心與身體的深度融合,達此境界可提升太極層次。
腰松胯動則膝活
打太極腰要放松,胯為運動軸,膝部靈活如盤手,實現全身帶動三點協同運動,使動作自然流暢。
尾骨左右腿轉移
氣下沉時蓄氣提尾閭,使氣蓄實,隨后進行左右腿重量轉移,或左或右,從而讓身體輕便舒暢,達內外兼修效果。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