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前言:萬斯帶著老婆一起去印度,這一舉動引起全球的注意力。
大家都以為,美國這一次是想要拉攏印度,殊不知是去找“接盤俠”!
看到印度二話不說把中國拒收的波音客機,都給全部接收回去,才知道美國有多狠心。
面對盟友國,美國還真的是一點都不客氣,從未考慮過對方的難處,反而是竭盡所能地去挖掘對方的利益。
印度以為對美國“雪中送炭”,就能“好處不斷”嗎?
萬斯帶著妻子“回娘家”
萬斯帶著妻子“回娘家”,看似是對印度的親切,實則是去找“接盤俠”。
這一招棋帶著迷惑性,但莫迪哪里能想到這么多,只覺得美國對他們刮目相看,他們也該拿出誠意。
4月21日,萬斯剛剛到達新德里的時候,雙方就在當天敲定深度協議,未來十年里會達成彼此的戰略伙伴。
據悉:這一次的訪問會長達4天時間,次日萬斯就在新德里的政府大樓里講話,隨后又帶著妻女去參觀當地的泰姬陵等地。
這一次,萬斯主動把妻子帶上,實際上是在告訴印度,他們是“一家人”。
因為,萬斯的妻子從小在印度長大,父母也都是印度人,成年后才搬出印度去往美國居住。
萬斯作為印度的女婿,也算是半個印度人,因此這一次去印度,被大家稱之為“回娘家”。
但萬斯帶著妻子,并不是真正地去探望親人,而是帶著“談合作”的目的而來。
美國在對印度的關稅問題上,一直采取的是保留意見,在對全球增加對等關稅后,印度只增加26%,比中國少太多。
可見美國對印度依舊是留了一手,希望雙方能夠有進一步的合作。
減少關稅、免去關稅,就是美國所做的第二步策略。
萬斯去訪問印度,更像是打了一巴掌,又去塞一顆甜棗。
就在萬斯達到印度當天,無數的群眾抗議,表示不愿意接受美國的關稅。
美國卻趁機表示,希望他們能夠加入美國的“農業補貼”中,若是農民們失去一定的經濟,可以申請補貼。
這一招,美國是用在農場主的頭上,但這些補貼只能維持農場主們能夠維持基本開銷,卻無法讓他們賺錢。
一些產地不大的農場主,還會因為工人問題做賠本買賣。
不得不說,美國這一招真的是“屢試不爽”,莫迪又被忽悠進去。
三天萬斯完成任務
萬斯訪問印度的三天時間里,特朗普交代的任務他已經圓滿完成。
萬斯這一次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拉攏印度,完成雙方的貿易協定。
特朗普的想法,是要把印度打造成第二個后花園,但這個后花園還具備一定的軍事攻擊能力,未來可以做安插在中東、亞洲地區的一顆重要棋子。
印太地區的政治復雜又多變,美國難以攜手進來,唯有印度真正地投靠美國,美國才有可能直擊印太心腹。
莫迪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在過去幾年里,他游走在中國、美國、俄羅斯之間,不斷地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他坑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企業,但他們在戰略上依舊是處于被利用狀態。
4月3日起,美國利用關稅打擊中國,部分商品的關稅已經高達245%,可對印度的關稅只保持在26%。
這一舉動讓印度政府感到痛苦又慶幸,也讓他們再次看到美國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實力。
同樣是面對關稅問題,中國選擇“硬扛”,絕不輕易讓步。
印度卻選擇做“縮頭人”表示不會反抗,還企圖和美國協商,是否能夠收回關稅,雙方達成友好合作。
萬斯到達印度后,印度便傳出塔塔集團,要購買被中國退貨的波音客機。
這一批波音客機,很有可能質量不達標,但印度政府名下的塔塔集團還是要購買,不就說明萬斯已經找到印度做“接盤俠”嗎?
印度用“錢財投誠”,表明他們要配合美國,一起遏制中國貿易。
對中國施加關稅
既要表明決心,又不想真正傷害到國家利益,現在的印度已經成“老狐貍”。
4月21日,印度發出一則聲明,會對中國的鋼鐵增加12%的關稅,以遏制中國的廉價進口。
這一份聲明有效期長達200天,除非是政府提前被撤銷,否則一直按照這個聲明進行收稅。
從文件的時間節點來看,印度會有這個舉動,無非就是為了讓美國相信他們是真的要聯手,一起對抗中國。
在其中,印度也留了一手,并未毫無保留地對美國服從。
12%的額外關稅,這在重要的金屬器材上,并不會帶去巨大的影響力,頂多是讓彼此的利潤少賺一點。
沒有傷及到根本,那未來印度一旦要反水美國,就會變成“被美國脅迫,才會對中國象征性增收關稅”。
美國多次出爾反爾,但印度也不是講信用的國家,不知道未來雙方會如何拉扯,讓彼此的利益達到最高。
印度表面是在“雪中送炭”,以得到美國更多的好處。
實際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去反掌控美國,讓美國不得不投資印度,達到他們想要的“至高權”體現。
歐盟、加拿大、中國、日本等國家,都不買美國的賬,不愿意去求和。
美國下不來臺,恰好印度愿意給一個臺階,這才讓美國有機可乘。
這個機會是印度自己給的,只為找到一個更強大的靠山,但印度的地理位置已經決定,美國不可能出手太多。
那么,印度的打算又是什么呢?
說不定是想要趁機套一筆美國的錢財,然后轉頭就以金磚國家為理由,和更多國家合作徹底擺脫美國。
結語:印度現在有多力挺美國,那未來必然會給美國更沉重的打擊。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印度不可能同時得罪俄羅斯和中國,也不敢只順從美國,不為自身發展做考慮。
暫時的投誠,或許會換來印度短時間內的經濟繁榮,可一旦美國緩過勁兒來,印度一樣會變成拋棄的棋子。
印度和美國正進行深刻的博弈,不知道最后誰能算計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