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日前,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舉辦2025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深入探討綠色低碳技術的迭代與模式創新,并發布《2025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環境基礎設施綠色低碳運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資源循環再生利用、智慧化運營、零碳園區創建等多個應用場景。企業通過技術與模式創新,積極探索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實踐路徑,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日前,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舉辦2025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受訪者供圖
去年4月,為深入貫徹國家“雙碳”目標部署,環境商會聯合5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共同發布了《中國環境企業低碳行動倡議》。今年,商會組織開展了“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歷經籌備、申報、梳理與審核等程序,篩選出25個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案例,為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劉永表示,近十年,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中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力。當前,應對全球綠色規則重構所帶來的新挑戰,一是要更加重視環境健康與風險的影響,二是要更加堅定地保持綠色轉型的戰略定力,三是要更加努力地激活企業技術創新的動能,四是要更加緊抓全球格局變化所帶來的機遇。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認為,環境產業高質量轉型路徑涵蓋從水和大氣到固廢棄物,從末端處理到全流程管控,從再生材料到綠色消費,從物質流向到碳流向,從單一產業到資本賦能,從規模擴張到高質量發展等。環保問題需要突破末端處置的局限,以固廢領域為例,當前正通過資源循環利用構建新產業鏈,從而推動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
在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李其林看來,當前“雙碳”目標不斷深化,我國綠色發展已邁入政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新階段。他說:“環境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企業需緊抓數智化契機,推動技術、管理和模式創新,實現節能減排與提質增效。同時,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及應用,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鏈協作配套水平,增強價值創造與整體競爭力,融入綠色低碳經濟,是實現產業躍升的關鍵所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