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4月23日(小新)你是否也曾在巴黎夏天的“熱浪攻擊”中徹夜難眠?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巴黎正在悄然邁入“全民空調”的時代。“空調在巴黎,還不是全民標配,但已經遍地開花。”
巴黎,這座歷史悠久、街巷密布的城市,正逐漸走上和紐約、里約熱內盧、塞維利亞一樣的道路——成為“露天空調展覽館”。不論是寫字樓、公寓、商鋪的窗臺還是屋頂,越來越多的空調正在占據這個城市的視覺和聽覺空間。
這并不令人意外。巴黎的夏季熱浪愈演愈烈,2025年發布的城市規劃報告(Apur)指出,空調使用在巴黎已明顯增加,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城市熱島效應的加劇。
【40個“熱帶夜晚”正在路上】
據法國氣象局Météo-France預測,到了本世紀末,巴黎每年將經歷多達40個“熱帶夜晚”(即夜間氣溫不低于20°C),而20世紀末這個數字僅為6個。
面對這種夜不能寐的“桑拿房”氣候,空調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居家環境,市民們都在尋找避暑解法——而“吹空調”成了首選。
【不只是寫字樓,連閣樓小屋也要裝“冷風神器”】
巴黎的城市規劃中雖鼓勵優先使用被動通風方式(如百葉窗、自然通風等),并提倡接入“巴黎制冷網絡 Fra?cheur de Paris”,但很多老房子和頂樓住宅根本沒這條件。
于是,空調設備開始從高端辦公樓蔓延到街邊商鋪、閣樓公寓、甚至臨街窗臺。尤其是那種隨處可見的移動空調機和外掛空調管道,已成為老巴黎街景中新加入的一筆“現代喧嘩”。
【看不見的“熱島源”:巴黎的辦公室、影院、醫院】
根據Apur的調研:
大部分現代辦公樓、醫院、商場、電影院都已全面配備空調;
很多系統接入了“巴黎制冷網絡”,表面上看不到設備,但實際上冷氣系統已融入城市“血脈”;
但更多民用建筑,尤其是老舊住宅和獨立商鋪,開始加裝“外掛式空調”,視覺沖擊感滿滿。
特別是在頂層閣樓,很多居民偷偷安裝空調,繞過城市建筑監管程序或未告知業主委員會,導致城市整體規劃難以跟進。
【空調越多,巴黎越熱?副作用不可小覷】
城市冷卻是爽了,但巴黎因此更熱了——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實。
Apur指出,空調帶來的負面效應包括:
電力消耗大幅增加;
制冷劑泄漏對溫室效應影響極大;
空調壓縮機發出的噪音引發居民投訴;
最關鍵的是:空調把屋內的熱氣排到街上,加劇城市熱島效應。
舉個例子,在一條本就30°C的街道,如果一家店在門口安裝空調,排出的熱風溫度可達50°C甚至更高,讓行人仿佛在走進一臺巨型吹風機。
【哪些地區最“熱”?哪些還“清涼”?】
Apur對巴黎市區進行了熱排放地圖建模,結果顯示:
熱島嚴重區域:巴黎商務核心區(從馬約門 Porte Maillot 到盧浮宮)、蒙帕納斯、巴拉爾區、巴黎東站、里拉門;
冷氣排放較少的區域:第13區“法國大道”周邊,因為這些辦公樓大多接入了“巴黎制冷網絡”。
拯救巴黎?Apur建議:空調要“集中供冷+隱身操作”
為了避免未來巴黎變成像里約或紐約那樣“空調從天而降”的城市,Apur建議:
建筑設計階段就優化自然通風(比如百葉窗、保留中庭);
優先使用“集中供冷”系統,減少個體設備安裝;
設定規范限制掛窗外機的數量和外觀,減少視覺污染;
鼓勵舊建筑更新改造,從源頭適應未來氣候挑戰。
文|小新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