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湖北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省委書記王忠林化身“湖北文旅首席推薦官”,向世界發出荊楚之約:湖北將以更高站位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從“九省通衢”加速邁向“九州通衢”。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進入深水區時,湖北立下更高挑戰目標的底氣何在?王忠林明確目標的同時,也堅定了信心。
沖刺“萬億賽道”
近年來,湖北省經濟一路回升向好,實現從重回主賽道到領跑主賽道的轉折性變化,經濟總量連續跨越5萬億、6萬億臺階,其中文旅產業發揮了重要支柱作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024年,湖北全省接待游客8.73億人次、增長13.2%,旅游總收入9011.6億元、增長18.8%,正朝著“萬億賽道”加速沖刺。
湖北省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青山逶迤、碧水環繞,江豚逐浪、麋鹿競歡,繪就了荊山楚水間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文旅成為構筑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
湖北省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農事體驗、主題民宿等業態,把文化和旅游打造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產業,帶動420萬人端上“綠色飯碗”,對就業的綜合貢獻率超過10%,從事旅游業的農戶年收入突破10萬元。文旅也成為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
錨定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目標,王忠林以“湖北文旅首席推薦官”的身份,劃出了下一步的發展重點。
堅定文化自信,湖北省將大力推動長江文化、荊楚文化、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神武峽”和“赤黃紅”兩大文旅主軸為引領,加快建設精品景區、精品線路、精品城市,拓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推動文旅產業加速邁向萬億級。
湖北省還將強化鏈態融合、科技賦能,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尤其加強與兄弟省份深度對接,攜手共建文旅發展聯盟,用一脈長江水“串”起文化互興、線路互連、客源互送、宣傳互推的暢通鏈路。
用好“四維魅力”
攬山水之美、得人文之勝,“知音湖北”的嶄新畫卷上釋放著四個維度的魅力。這是湖北省熱情邀請全球伙伴入鄂的最大底氣。
湖北有承包四季美學的靈山秀水。
長江之水萬古奔流,八百里清江勾勒出絕美畫廊,悠悠漢江書寫荊風楚韻,三江在湖北并流;東湖、洪湖、梁子湖、大九湖……755個湖泊星羅棋布、碧波蕩漾,千湖在湖北競秀;神農架挺起華中屋脊,武當山道法自然,恩施大峽谷絕壁環峰,群山在湖北爭奇。春賞櫻、夏看荷、秋品桂、冬觀梅,湖北四時皆秀色,無處不風光。
湖北有舉足輕重的?人文厚度。
湖北是長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從屈家嶺、石家河遺址實證5000年農耕文明的開創到武昌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從炎帝神農、茶圣陸羽、藥圣李時珍等歷史群星輝映到235位開國將帥浴血戰場,長江文化、楚文化、紅色文化在這里綿延成脈。
湖北有聞名四海的?物產豐度。
“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歷來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武昌魚的鮮、熱干面的香、小龍蝦的辣、蓮藕湯的濃,每一道都令人回味無窮;恩施玉露、赤壁青磚茶等楚天好茶回甘悠長,土家織錦、非遺漢繡、綠松石等文創產品正破圈出海。
這些年,湖北還多了“九州通衢”的荊楚速度。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湖北是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交匯地,是陸海空“三大絲綢之路”的戰略樞紐。萬里長江第一橋“天塹變通途”,三峽大壩“當驚世界殊”,萬噸巨輪可通過長江直達武漢,天河機場、花湖機場客貨雙樞紐打通內陸開放空中出海口。高鐵4小時可達全國80%的重要城市,中歐班列連續兩年開行突破千列。新時代的湖北正從“九省通衢”加速邁向“九州通衢”。
人人都是形象大使,處處都是旅游環境。湖北省正在把“全民代言”“重信親客”等理念融入旅游服務各方面、全過程,著力構建快進慢游的交通網絡、賞心悅目的旅游環境、近悅遠來的配套體系,讓環境美、服務優成為湖北文旅最亮麗的底色、最鮮明的標識,全力打造文旅服務新標桿。
以文化之韻加注山川之美,以創新之墨暈染大地之景;融自然奇觀、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于一體的荊楚大地,正以“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雄心壯志,向全球盛情相約,共襄盛舉。
原標題:《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有新身份》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來源:作者:長安街知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