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10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起源于江蘇如東的小棚蝦,經過近20年的發展,以華東地區的小棚蝦養殖為例,已經有20%的養殖戶能夠將養殖成本控制在10元/斤內。而華南地區小棚蝦因養殖歷史短(4-5年)、技術適配性不足,大部分養蝦成本超過10元/斤。
霞姐的在廣西合北海市浦縣黨江鎮的實踐打破了這一困局——其6張48米長的棚單棚產量都超過4000斤,單棚產量最高達到4800斤,單斤蝦的養殖成本約10元。28張小棚總收入達200萬元,料比低至1.37。那么,霞姐是如何實現這一突破?
霞姐認為,優質苗種、科學投喂、嚴格管理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同時建議養殖戶根據自身技術水平和當地養殖條件,合理調整放苗密度,確保養殖成功率和可控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產量而忽視養殖風險。
選擇優質苗種
“苗的質量對養殖成功率影響很大,占比約60%。”霞姐和她的搭檔徐師傅都表示,選擇優質的苗種對養殖成功十分重要。她和團隊會嚴格檢測蝦苗,通常要送檢3家機構對比,只要有一項關鍵指標異常,就放棄這一批苗的投放。
“放了12萬尾苗,別人都覺得太多,擔心養不大。”徐師傅表示,最終蝦長得很好,證明只要管理得當,適當多放苗也能提高產量。“多放苗的前提是精準管理,我們通過三年實踐驗證了可行性。”徐師傅補充道,盡管蝦價隨市場波動,但是他們最近三年的養蝦的產量較高,整體利潤可觀。
據介紹,2020年,霞姐在甘肅開服裝店,2021年,她和徐師傅一起到江蘇省如東縣開啟小棚蝦養殖生涯,兩人在養蝦技術和管理上相互配合。隨著華南小棚蝦養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臺州小棚蝦農選擇南下兩廣養小棚蝦。輾轉多地,2023年霞姐和徐師傅最終選擇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黨江鎮扎根小棚蝦養殖,目前是他們養蝦的第三個年頭,而且這也是他們連續三年都是在黨江不同園區養出的第一造蝦,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投喂優質飼料
上一茬的冬造蝦,霞姐養了28張棚,其中48米長的小棚有6張,35米長的有20張,25米和17.5米長的各1張。2024年11月2日,霞姐在6張48米長的小棚,以每張小棚投放12萬尾蝦苗,養殖120天左右,她選擇開始出蝦,并在2025年3月1日至3月22日陸續賣完28張小棚,出蝦的規格在17-21頭/斤。28張棚一共出蝦7萬斤,平均棚產2500斤,賣蝦價格為24.5-25.5元/斤,賣蝦收入200萬元左右。
霞姐表示,這28張棚全程使用的是江蘇艾生牧飼料有限公司(下稱“艾生牧”)的飼料,對蝦生長速度比較快,養殖全程一共投喂了48噸飼料,全程料比1.37左右。霞姐介紹說,她安排工人每日3次定時投喂(6:00、11:00、16:00),并親自檢查料臺,確保蝦群1.5小時內吃完。
盡管華南本土小棚蝦養殖已有4-5年歷史,外地養殖戶技術逐漸成熟,但多數養殖戶仍面臨飼料成本高,疊加產量限制,仍無法將養殖成本控制在10元/斤以內。而霞姐6張48米長的小棚的一斤蝦的養殖成本約為10元,主要得益于單棚產量都超4000斤,其中最高棚產達到4800斤。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有效地降低了養一斤蝦的成本。
勤觀察多調水
養蝦成功,除了選擇優質苗種,科學的飼料投喂,還離不開勤管理和注重水質調控。霞姐提到,第一年到廣西養蝦時,她就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對當地的水質、土質不熟悉,高溫天氣等問題。黨江有些池塘可能會漏水,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發現滲水情況。“因為對新環境不了解,第一年放苗時,我對投苗密度都比較謹慎,一張棚只投放了5-6萬尾。”霞姐說,她在投苗前大量使用安琪酵母的調水產品,兩天測一次水。
“放苗密度從初期的5萬尾/棚逐步增至12萬尾/棚,關鍵在于溶氧要充足。”霞姐說,養殖的配套條件也要跟上。她28個小棚配備了45kW的氧氣設備,每個棚就裝了84個氣頭。整個養殖過程中,她和團隊密切關注天氣和蝦體生長狀況,通過提前預防,減少病害的發生。
霞姐(中)和搭檔徐師傅(右三)
“技術不夠,腳步來湊。”霞姐在分享她的養蝦的經驗和心得時表示,去年的冬造蝦,原計劃在每張48米長的棚投放7萬尾蝦苗,但實際投苗時發現水質適應性良好,果斷調整為每棚12萬尾。霞姐強調,養蝦過程中不斷學習,虛心請教別人,慢慢積累了經驗,才使得養殖越來越順利。
掃碼加作者微信更多暢聊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于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大國漁業,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莫景文 林琳
編輯:鄭燕云
第三屆華南小棚蝦產業鏈
高質量發展大會
一
組織架構(擬)
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大國漁業
戰略合作單位:……
聯合承辦單位:……
協辦單位:……
支持單位:……
鳴謝單位、資料袋冠名、礦泉水贊助、座椅套冠名、參會證冠名、直播冠名等
二
時間:2025年5月下旬
地點:廣東·湛江
三
會議規模
參會人數:800-1000人(政產學研各界代表、養蝦高手)
線上直播:百萬人次觀看
四
會議亮點
1.推動近40億元產業鏈深度融合
大會將匯聚飼料、動保、設備、加工、流通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動小棚蝦產業向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升級。
2.匯聚華南超60%養蝦綜合平臺運營商
邀請50家國內領先的小棚蝦園區開發運營商參會,分享園區化運營、一站式服務等成功經驗。
3.小朱帶您探訪小棚蝦新質生產力
實地探訪廣東江門、陽江、湛江及廣西欽州、北海等地的養殖高手,總結最新養殖成果與經驗。
4.開創小棚蝦高端品牌苗之路
聚焦種苗質量監管、生物餌料安全性提升、水質管理優化等議題,推動小棚蝦品牌苗標準化發展。
5.鏈接食品企業與商超破解對蝦流通難題
探索“訂單農業+預制菜加工+社區直供”新模式,幫助養殖戶打通銷售渠道,提升產品溢價能力。
6.探索資本注入與規模化經營新模式
分享“資本+園區”、園區托管等模式運營經驗,推動小棚蝦產業向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五
同期活動
1、廣東小棚蝦園區聯盟第二次理事會
2、2025中國小棚蝦產業風云榜頒獎典禮
評選年度高端蝦料品牌
評選年度高端蝦苗企業
評選年度動保領軍企業
評選年度設備創新引領企業
評選年度風云人物
評選年度精準檢測企業
評選最美養蝦致富帶頭人
評選年度小棚蝦養殖示范園區
3、華南小棚蝦飼料技術創新研討會
4、小朱帶您參觀小棚蝦園區新質生產力
5、小棚蝦園區招商引資創新項目路演
6、華南小棚蝦養殖基地精英之旅
7、華南小棚蝦養殖經驗交流會
六
論壇議題
2025中國小棚蝦市場調研報告
小棚蝦種質資源創新與抗病性提升策略
華南小棚養蝦模式本土化的戰略轉型與創新思路
牧原、溫氏模式助力華南小棚蝦園區高效管理的案例分享
小棚智能設備助力養殖效益、效率提升路徑
小棚園區飼料訂制化驅動養蝦效益最大化
日收購10萬斤小棚蝦的大型流通商破解賣蝦難題經驗分享
小棚蝦園區養殖尾水高效處理的技術創新與解決方案
中國小棚蝦產業高質量發展思想匯
七
擬邀養蝦代表(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華南園區開發商代表↓↓↓
養殖高手代表↓↓↓
掃碼加微信了解更多
水產人為“大國漁業”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