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4月中旬以來,中山公園的郁金香以油畫般的質感,迅速躋身北京春花“頂流”。這片花海是如何打造的?園林科技人員講述。
袁承江(左一)與工作人員監測記錄郁金香開放情況。中山公園供圖
據介紹,這片花海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了三十載的“綠色守護者”——中山公園園林科技科科長袁承江。袁承江帶領團隊反復試驗,研發出“郁金香栽植器”。
按照以前的種植方式,工人需要從11月初栽到11月底,一旦趕上惡劣天氣會導致土壤上凍。使用“郁金香栽植器”后,工人11月初開工,上旬就可以完成栽種工作,并進行后續養護工作。“郁金香提前生根,過冬抗性也強,第二年開的花肯定會好。”他說。
談及這些年郁金香文化節的變化,他說,最初,郁金香大多種在花壇中,或者栽種在花盆中擺在草坪上。如今,園林綠化人員將漂亮的郁金香直接種在草坪中,在草坪和古樹襯托下,郁金香和周圍環境有了更加自然的融合。
郁金香花海的色塊非常漂亮,紅、黃、紫、白、橙、粉等顏色的郁金香巧妙搭配,如同打翻了春天的調色盤。今年,袁承江還探索了新的栽植模式。“我們首次嘗試在同一個色帶中,穿插種植早花、中花、晚花期的郁金香品種,使公園各個區域的郁金香觀賞期都得以延長。”他說,今年,早花品種即將衰敗時,中花品種開得正好,晚花品種也初放迎客,它們可以接續延長色帶景觀,幾乎所有花卉區域觀賞期都能持續到4月底。閱讀全文>>>
近19年來,為了尋找女兒,陳生梨開壞了兩輛二手車,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他靠賣棉花糖湊路費,被稱為“棉花糖爸爸”。現在,“棉花糖爸爸”終于找到了女兒。
陳生梨的棉花糖小推車和面包車,陪伴著他一路尋親。圖源/陳生梨短視頻平臺賬號
2006年10月19日,陳生梨的女兒陳楊梅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新南站廣場失蹤。2025年4月14日,陳生梨接到昆明警方電話,陳楊梅找到了。
一周后,一場認親答謝宴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舉行。答謝宴由楊妞花(余華英拐賣兒童案被拐當事人)主持,“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不是為了慶祝一個普通的團圓,而是見證跨越19年光陰的奇跡,一場愛與堅持寫下的重逢。”
大門推開,在眾多目光和攝像頭的見證下,陳楊梅摘掉了口罩。她說,這么做是為了那些還不敢邁步尋親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家里一定有人愛著你等著你,采血才可能有新的開始,我們和回家只有一滴血的距離。”
陳楊梅說,“很慶幸爸爸沒有放棄找我,我感受到有這么多人愛我、關照我,希望所有像我這樣的孩子,以后都能回家。”舞臺上,一家八口緊緊站在一起,楊梅眼含熱淚,左手挽著陳生梨胳膊,右手搭著弟弟肩膀,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閱讀全文>>>
近日,一則關于“羅彩霞律師”的消息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羅彩霞的故事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羅彩霞在福建廈門參加律所活動。受訪者供圖
“羅彩霞”,這個普通湖南女孩的名字,在2009年因“高考冒名頂替案”被刻進中國教育公平的里程碑。16年后,當“羅彩霞律師”的新聞登上熱搜,人們發現,那個被偷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女孩,已然成為捍衛公平的執劍者。
今年4月,當羅彩霞在社交媒體曬出律師執業證書時,這個充滿儀式感的舉動引爆網絡。人們稱贊她勇敢堅強,是“現實版爽文女主”,同時也有其他被冒名頂替的人找到了她。
4月21日,她在朋友圈曝光了一起五旬輔警被冒名頂替上中專的舊案。這起30多年前的陳年往事再次引發熱議,卻也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公眾視野之外,還有更多“羅彩霞”藏在隱秘的角落,等待著一個遲來的公道。
羅彩霞表示,希望能有專門部門負責處理這類問題,讓受害者不需要大聲吶喊就能解決問題,不必借助媒體就能在當地解決。同時建議建立法定賠償機制,為這些被偷走人生的人提供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時間,但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同樣刻不容緩。閱讀全文>>>
近日,安徽鐵塔公司“男女曖昧”事件引發熱議。此事可能不僅僅止于員工層面的行為失范,更不能只當作桃色八卦來看。
安徽鐵塔指揮中心屏幕出現“男女曖昧”一幕。圖/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4月24日,中國鐵塔安徽省分公司通報鐵塔指揮中心屏幕出現“男女曖昧”一事。該公司就此事致歉,并表示,視頻中的場景確為該公司某視頻會議室。該行為與企業價值觀背道而馳,嚴重違背了該公司對員工行為規范和職業操守的要求。目前,該公司已決定對涉事員工立即進行停職檢查。
要知道,涉事公司可不是一般的企業,而是大型央企旗下的子公司,是國家通信領域的重點企業,本身就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乃至道德方面的示范作用。這種情況下,員工在會議室內上演如此一幕,無疑與公司應有的社會形象構成巨大反差。同時,這也很難不讓人對企業的內部管理規范、企業文化等產生疑問。
不少網友關心,視頻中的雙方到底是何關系,是否涉及上下級身份,是否構成不對等的交往。這些問題也并非過度好奇,因為雙方的關系如何,往往與企業的內部作風和在用人、業務開展等方面的公正性直接相關。對此,企業也應根據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調查并給予公眾一個交代,而不能僅限于“停職檢查”。畢竟,身為國有企業,有義務接受社會的監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公開報道顯示,自2021年3月以來,安徽鐵塔公司開展了連續三年的“三大行動”——思想觀念大轉變、創新能力大提升、遵紀守法大教育。并稱,隨著這一行動持續推進,該公司員工身上確實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但這件事的發生或提醒,在“思想觀念”“遵紀守法”等方面,這種轉變可能還并不徹底。閱讀全文>>>
編輯 賈聰聰
設計 朱靜暉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