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年度批量制造地王的杭州,一天之內(nèi)又誕生了兩個板塊地王。
這兩塊宅地都在蕭山,最后分別被綠城和濱江兩家摘得,其中綠城花了31億,溢價近60%;濱江花了13.6億,溢價干到了74%。
今年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杭州已經(jīng)3次刷新了單價地王紀錄,地價從6字頭兩連跳漲至8字頭。
更恐怖的是,杭州地王的刷新頻率:
8年——94天——60天——3天
杭州土地市場如同壓抑已久的火山一般,瞬間噴發(fā),驟然沸騰。
待到綠城、濱江兩家在蕭山轟出板塊地王之后,杭州前四個月賣地,已經(jīng)賣出去年全年66%的的金額。
杭州曾以每年2000多億土地出讓金,連續(xù)三年稱霸全國,坊間常說:
杭州大概是最懂賣地的城市了。
但買賣要做得好,不僅要有好賣家,也得有懂行的好買家。復盤杭州20年地王史,幾乎可以濃縮成濱江和綠城兩家的事。
01
20年10個地王
杭州“地王史”的四個看點
艷姐簡單盤點了一下過去20年來,杭州的地王史,這個表格還是能窺見一些信息的:
第一:樓市已經(jīng)進入“北上杭”時代?
近20年時間里,杭州先后轟出過10次“地王”,地王單價從當初的萬元出頭,一路漲到了建發(fā)蔣村項目的8.8萬。
杭州這個8字頭的價格,已經(jīng)超過了深圳地王的紀錄,僅次于上海和北京。
年初因為“六小龍”的橫空出世,有人曾鼓吹過杭州正甩開深圳,如今至少從地價來看,“北上深”是不是真的要改口為“北上杭”了?
第二:濱綠“雙子星”氣氛組?
這10個“地王”中,濱江和綠城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基本從2010年開始,杭州地王的寶座基本是這兩家輪流坐,期間偶有黑馬殺出。
尤其從去年10月開始,5個月時間杭州連續(xù)誕生4個地王,期間大部分都是綠城和濱江轟出來的,杭州土拍如果是一匹脫韁的野馬,綠城和濱江,沒少往這匹野馬身上抽鞭子。
如果把視角放得更宏觀,把歷次地王作為對杭州這座城市的報價:
綠城和濱江像不像輪流舉牌、互相抬轎、炒熱氣氛、抬高預(yù)期的氣氛組?
第三:一頂戴了八年的“地王”帽子
杭州地王的最長記錄保持者是綠城,記錄保持了8年之久。
綠城拿地的2016年,地產(chǎn)市場烈火烹油,綠城以單價4.5萬榮登杭州新地王,相較此前地王單價漲幅高達75.8%,這就是后來的綠城·鳳起潮鳴。
以鳳起潮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杭州地王刷新周期在1-3年不等,但在此之后,杭州地王的這個帽子,綠城硬是戴了8年之久。
原因也很簡單,2016年開啟的調(diào)控和此后的雙限政策,杭州地價上漲的勢頭被死死摁住,期間雖有實際地價與風起潮鳴價格相近的不在少數(shù),但名義樓面積始終未創(chuàng)新高。
換句話說,綠城的8年地王斷層保持者,是杭州精準調(diào)控的一張靚麗封面。
第四:“三天換一茬地王”背后的原因
“打敗”綠城的,最終還是綠城自己,去年10月綠城打破了自己保持了8年的紀錄,把地價刷到了5字頭。
自此之后,杭州地王的刷新頻率便“火箭式”提速,最終到了“三天換一茬地王”的程度。
杭州地價短短幾個月迭創(chuàng)新高,核心在于去年10月政策調(diào)整,價格雙軌制取消,地價迅速補漲。而且出讓地塊多位于改善板塊,要是轟不出“地王”,反而是奇怪的事了。
02
地王悲歡
有風光無限,就有折戟沉沙
濱江、綠城書寫的半部“杭州地王史”,有風光無限的篇章,也有折戟沉沙的段落。
西溪明珠是濱江在2010年以2.57萬元/㎡的樓面價拿下的地王項目,但這個樓盤沉寂4年后才開盤,首開毛坯均價尚不足3.2萬元/㎡,從拿地一直虧到項目結(jié)束。
杭州地王最長記錄保持著鳳起潮鳴,是綠城2016年以樓面價4.54萬元/㎡奪得的,考慮到項目還有30%商業(yè),實際樓面價超過5萬元/㎡。
按外界預(yù)期,鳳起潮鳴買到10萬不成問題,但伴隨調(diào)控限價政策,首開均價僅7.8萬元/㎡。
在地塊出讓時為非限價地,但最終被限價政策誤傷,“杭州第一豪宅”最終沒能賣出匹配的價格。
其實不止是地王項目,在地產(chǎn)調(diào)控期,兩個老對手或多或少都有負重前行的階段。
艷姐此前聽人講過,杭州樓市限價期間,流傳過“兩個400億”的說法。
一個400億說的是濱江的貨值,當時杭州限價線劃在了3.5萬元/㎡,但濱江的項目基本均價都在4萬以上,因此盡管這400億的貨值具備銷售條件,但沒能獲批。
另一個400億說的是綠城,此前綠城在杭州銷售了400億,但因限價緣故賣不上價,出現(xiàn)過虧損的情況。
一個是因為限價不能批,一個是因為限價賣得低,在同樣的政策條件下,兩個杭州地王制造機,同樣也面臨著壓力。
待到限價政策一夕松綁,濱江和綠城的地王爭奪戰(zhàn)瞬間就白熱化,綠城·玉瀾月華只當了3個月的“地王”,就被濱江趕下了馬,60天后濱江又再度轟出地王給自己刷戰(zhàn)績。
開年2個月,濱江接連刷新杭州地價紀錄的“6萬+”、“7萬+”的兩個地王,無形中拉升了過往在杭州龐大的土儲價值。
不到3天,建發(fā)這匹黑馬冷不防斜刺里殺出奪了杭州地王的寶座,今年尚未過半,杭州還會不會刷出地王,是濱江還是綠城來當,好戲還在后面。
03
綠城濱江
雙雄斗法、相愛相殺
就像杭州的“地王史”一樣,杭州地產(chǎn)圈的大半部歷史,也基本由綠城和濱江兩家書寫。
綠城和濱江,兩家?guī)缀跚昂竽_創(chuàng)立,創(chuàng)始人宋衛(wèi)平和戚金興也一直是杭州樓市的領(lǐng)軍人物。
兩個掌門人都對品質(zhì)有自己的堅持,也相繼出過不少建筑競品,稱得上是杭州樓市的“雙子星”。
早在2006年,綠城曾聯(lián)手濱江打,兩家首次合作就打造了經(jīng)典豪宅項目“武林壹號”,至今仍是浙江土豪的心頭好。
杭州·武林壹號實景
唯一不同的是,宋衛(wèi)平激進,戚金興保守,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在杭州房地產(chǎn)排名中,曾長期保持著綠城第一、濱江第二的名次,濱江在杭州乃至浙江的知名度都不算低,但始終被綠城壓了一頭。
而戚老板也樂得低調(diào),他曾說“我尊重宋總,有綠城這面大旗撐著,我也樂得躲在后頭”。
事實上,2018年濱江在杭州的銷售額已經(jīng)超過了綠城,但直到2019年宋衛(wèi)平退場,濱江和戚金興開始走向樓市中心舞臺。
去年的地產(chǎn)銷售榜單上,綠城和濱江雙雙進入了前十,一個排在第六,一個排在第九,相差600億身位。
10年前,綠城從杭州出發(fā),腳步邁向全國,期間雖經(jīng)歷波折,但終究王者回歸;濱江則將絕大多數(shù)籌碼押注杭州,靠著這一座城池,將自己抬進了前十的隊伍里,成為了前十中唯一一家民營房企。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昔日杭州一哥二哥,如今又在前十榜單會師了。
只不過在大本營杭州,如今的濱江已經(jīng)穩(wěn)壓綠城一頭,坐穩(wěn)“杭州一哥”的寶座,按拿地勢頭看,未來幾年大概率還是杭州第一。
在有一年的股東會上,濱江的戚老板還不忘調(diào)侃一句:
杭州新增人口全國第一,是全國最好的市場,綠城不知道多想拿回杭州第一的位置呢。
據(jù)說在杭州房產(chǎn)格局中,一直有“東濱江、西綠城”這條涇渭分明的線,兩家?guī)缀鹾苌俚綄Ψ疥嚨芈渥樱髯允刂环教斓兀髯宰聣殉砷L,交替成為本土房企的一哥和二哥。
兩家雖然沒有出現(xiàn)一路之隔項目齊開這種直接的正面對決,但兩個地王制造機的較量卻從未停止。
艷姐此前聽說,綠城和濱江采用了無人機來互探對方的工地,幾乎每天都互相窺探對方施工進度。
一般早上和下午各飛一圈,拍完就放大高清圖,對方一天干了多少、進度如何基本了然于胸,后續(xù)的營銷節(jié)點也能大致推算。
甚至同一時間拿地,兩邊團隊第一時間就立軍令狀,互相追趕施工進度。此前有新聞曾報道過綠城剛拍完地就“光速進場”的圖片:
地塊是上午成功出讓的,綠城的指揮部是中午搭好的,挖掘機是下午進場的。
在杭州土拍市場的硝煙版圖上,綠城和濱江這兩臺“地王制造機”的宿命對決,未來還將持續(xù)下去。
這背后是對杭州市場話語權(quán)的角力,側(cè)面也在印證杭州作為新一線頂流的試金石,未來當杭州拿出更多黃金宅地,這對“雙雄”仍將帶著各自的產(chǎn)品信仰奔赴戰(zhàn)場。
對項目感興趣的朋友
可以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進入官方報名通道
預(yù)約報名看房
主編:張艷
責編:浩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我們建立了“地產(chǎn)人言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