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4月25日電(孫婷婷 王采怡)隨著氣溫回暖,山東迎來春日文旅消費爆發期。各地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產業優勢,創新推出文旅融合消費場景,從非遺市集到文創展覽,從農旅體驗到特色美食,以多元業態激活消費潛力,推動春日文旅消費熱潮持續升溫。
近日,在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呂家樓村,一場以“云臺之戀”為主題的文化嘉年華掀起春日消費熱潮。“本想帶孩子踏青,沒想到既能看戲曲表演,又能體驗非遺手作,還能享受農家樂的特色飯菜,這一趟消費超值。”張女士帶著全家老小五口人專程趕來。
近日,在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呂家樓村,一場以“云臺之戀”為主題的文化嘉年華掀起春日消費熱潮。萊蕪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場春日盛會通過三大消費場景激活鄉村經濟。在非遺市集區,葫蘆烙畫手藝人吳師傅的攤位前排起長隊,許多年輕人買烙畫葫蘆作為文創禮物;美食長廊里,村民劉剛的“牛泉炸丸子”供不應求。現場還設置了相親角,備受年輕人青睞。
據統計,萊蕪區牛泉鎮今年春季旅游季已累計接待游客2萬人次,帶動農產品銷售、餐飲住宿等綜合消費突破50萬元(人民幣,下同),實現“春游引流、消費留量”。
春風和煦,淄博市張店區唐庫文創園迎來一年一度的春日市集。這場以“黃河大集”為靈感、融合傳統與時尚的文化盛宴,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成為淄博春日文旅的新地標。
淄博市張店區唐庫文創園迎來一年一度的春日市集。張店區委宣傳部供圖
步入唐庫文創園,生活美學、藝術文創、收藏玩物等7大類物品映入眼簾,將“煙火氣”與“文藝范”巧妙結合。本土插畫師繪制春日主題帆布包,匠人展示古法線香制作,吸引游客駐足體驗。
唐庫文創園的前身是淄博糖酒站馬尚倉庫,通過“修舊如舊”的改造,保留了17棟工業建筑的外觀,注入藝術空間、潮流市集等新業態,成為青年創業的聚集地。
據悉,唐庫文創園的周末市集已連續舉辦五年,成為張店區“黃河大集”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該區計劃圍繞文創園區與社區,推出非遺手造、糖酒展銷等四季主題活動,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深度融合。
在菏澤魯西新區馬嶺崗鎮,惟道園生態園正成為周邊市民休閑打卡的新寵。“在這里,孩子既能吃到新鮮水果,又能長見識,一舉兩得。”來自河南的趙先生一家正在無土栽培大棚里采摘小番茄。
東營的王女士對該園區的特色項目贊不絕口:“從早上喂羊駝到下午種菜,再到晚上用自己摘的蔬菜野炊,這樣的田園生活體驗太難得了。”像王女士這樣慕名而來的游客不在少數,很多家庭都表示這里是周末親子游的好去處。
該園區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牡丹節期間,游客量比去年增加三成,每天都有800多人來體驗。除了本地游客,還有很多來自周邊省份的朋友。研學團隊和企業團建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占總游客量的兩成多。“這說明農旅融合模式不僅能讓游客玩得開心,還能讓大家學到知識。”
菏澤市單縣羊肉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而不膻,香而不膩,爛而不黏,是魯西南傳統名吃。隨著氣溫回升,單縣各家羊肉湯館內食客爆棚、熱鬧非凡。“我們排隊15分鐘才排到座位,沒想到生意這么火爆。”在單縣頭一鍋羊肉湯館就餐的食客君磊說。
單縣羊肉湯產業發展聯盟會長賈成立告訴記者:“近期單縣知名品牌羊肉湯消費上漲,全縣300多家羊肉湯館的客流量與營業額都很可觀。”
與此同時,單縣多家羊肉湯罐裝企業也都開足馬力生產,日產量達到20000罐。通過物流運輸,單縣羊肉湯源源不斷地走出單縣,走向全國。
近年來,單縣圍繞保種育種、智慧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餐飲連鎖、文化旅游“六位一體”的發展格局持續發力。2024年,單縣羊肉湯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60億元。(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