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北理工男研究生常某某用幾十頁PPT舉報本校教授宮某行為不當,此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終的處理結果不出所料,宮教授失去了工作,而常某某也失去了讀研的機會。
可此次事件的風評卻令人意外,沒有多少人支持被害者常某某,卻有不少人關心行為不當的宮教授,隨著更多細節的曝光,才明白原因所在:原來作為教授、導師,宮教授一直是備受學生敬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認識宮教授的學生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紛紛表達對宮教授的關心,建議他保重身體,鼓勵他早日走出陰霾。
即便被常某某“背刺”丟了工作,宮教授給學校發的最后一封郵件,依然在把錯誤全攬在自己身上,希望學校能對常某某從輕處理,或許正是這種責任與擔當,才能讓他在如今這種處境,依舊能接受到來自外界的關心與善意。
宮教授回應網友關心,并請求“從輕發落學生”,妻子至今隱忍不出
有學生不忍心直接詢問宮教授,只能旁敲側擊的問另一名老師,言語之間都是對宮教授的關心和惋惜,擔心學校把宮教授開除之后,宮教授會無處可去,甚至擔心宮教授會走不出事業和感情的雙重低谷。
而這名老師的回應也給學生吃了顆定心丸:不會毀了的,宮老師的能力在,外面的世界很包容。其實從學校給宮教授的處罰來看,不僅僅是剝奪了宮教授的任職資格,也剝奪了他為人師長最后的尊嚴。
而宮教授之所以能在遇到變故后還能收到這么多的關心,關鍵還是在于他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的緣故,不說別的,就論他的博士生論文一作都是學生本人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宮教授作為博導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優質院校對于在職教授都有考核標準,一些教授為了避免自己淪為考核的末尾,被降薪甚至被解聘,搶奪博士生論文一作的大有人在,還記得此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李力教授在朋友圈發的那篇“罪己詔”嗎?他也是個不愿意搶奪學生勞動成果的好導師,被降薪就是他的結局。
而宮教授在未搶奪博士生勞動成果的前提下,還能完成教學工作和考核任務,可見宮教授的能力不俗,面對外界的關心,一名學生主動把網友們“鼓勵的話”發給了宮教授,希望能幫助他振作起來。
或許連宮教授自己都沒想到,此時此刻的自己能收獲來自外界的這么多善意,也通過這名學生回應了網友的關心,他表示自己還好,需要一段時間來處理各種事物,還告訴同學一定要謝謝大家對他的關心。
一時沖動換來終生悔恨,嚴于律己、謹慎自持才是長遠發展的關鍵
看到這篇回應貼的網友也紛紛對宮教授表示了祝福,值得一提的是,宮教授已婚,發生這樣的事情,他的妻子卻不曾出面回應,至今隱忍不出,或許宮教授的妻子也是一個體面人,不愿意為了家事去蹭熱度博眼球,宮教授是個重情重義的人,相信一定能妥善處理好后續事宜,也能處理好家庭關系。
宮教授在學術領域頗有建樹,對學生關懷備至,這些都是一個好老師應有的品質。只可惜一次情感失控,打破了師生關系的邊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如果故事能夠重來,相信不少學生都希望,宮教授能從未遇見過常某某,那樣的話他就還是那個能在崗位上為學生答疑解惑的好老師。
即便是在被辭退后,宮教授也還在請求"從輕發落學生",把錯誤攬在自己身上,這種擔當反映了他內心的掙扎和愧疚。高校在處理類似事件時,需要在維護制度威嚴和保護當事人尊嚴之間找到平衡點,避免一個錯誤對當事人雙方造成二次傷害。
這件事也給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師生關系必須建立在職業倫理基礎上,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一時沖動換來的往往是終生的悔恨,嚴于律己、謹慎自持才是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