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正式啟幕的前夜,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科技日先聲奪人,全球首發全新純電長軸距CLA、Vision V概念車兩款重磅力作,給出了奔馳何以當下、何以未來的思索與答案。
“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是史上最智能的梅賽德斯-奔馳,是以中國速度和奔馳標準打造最適合中國產品的最好例證”,在上海車展舉行的發布會上,剛履新不久的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佟歐福(Oliver Th?ne)公開表態。對奔馳而言,2025年已是中國本土生產與研發的第20個年頭,同樣也是電氣化轉型步入下一節點的關鍵之年。以全新純電長軸距CLA為發力點,意味著奔馳將自此開啟未來幾年在中國市場最強大的產品和技術攻勢。
同樣,對于履新不過兩個多月的佟歐福來說,他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厘清業務線,適應中國市場的發展節奏,充分發揮奔馳中國“一把手”的作用,持續深化在華布局,推動奔馳進入從“在中國為中國”到“在中國為全球”的全新發展階段。
不過,在佟歐福眼中,融入本土似乎并不算什么難事。自從來到中國后,他積極學習中文,吃中餐、交中國朋友。“雖然我來自德國,但已經愛上了‘中國速度’”,在與中國媒體面對面交流時,這位長相帥氣卻低調謙遜的80后奔馳高管表達了對“新崗位”的更多期待。
首秀淡定聊“卷”,直言“奔馳歡迎競爭”
“中國的創新速度非常快,我也經常聽到‘卷’這個詞。這個詞有競爭、提升自己的意思,這也是中國市場非常重要的特點之一。”
談及當下汽車市場的競爭現狀時,剛從德國語境轉移到中國語境中的佟歐福,表達了對中國汽車市場“卷”起來的見解和“初印象”。他還頻繁提起“速度”兩個字,認為中國的一切都精彩紛呈,可以為他接下來的業務發掘提供靈感與機遇。
“現在中國不僅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占比最高的汽車市場。”
不難看出,佟歐福已經用到崗僅80多天的時間對中國市場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摸排工作。他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轉型的節奏,而一直將中國市場視作“第二故鄉”的奔馳,一定要成為站在變革浪尖上的弄潮兒。
在履新大中華區負責人之前,佟歐福曾是奔馳產品策略及規劃負責人,在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產品開發領域擔任重要職責,并帶領團隊規劃了到2030年代的整個未來車型陣容。得益于成熟且優秀的產品思維,佟歐福對奔馳正在面臨的市場競爭表現的自信而篤定。
在他看來,奔馳驅動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令其自身擁有了非常強的自驅力,因為每推出一款新車型時,就要求實現對上一代車型的超越,這本身可以看做一種與自己已有成果的競爭。
“這種競爭讓我們保持敏銳,保持投入,不斷追求更加卓越的表現。”佟歐福說,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競爭會一直存在,奔馳歡迎競爭。不僅如此,他的底氣還源于上一任“老唐”(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及中國事務特命代表唐仕凱)為奔馳中國業務打下的堅實基礎,并表示自己會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
“今天大家看到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佟歐福介紹稱,這款劃時代車型的純電續航為866公里(CLTC),電池到車輪的能量轉化效率高達93%,達到了同級能效表現的標桿。
此新車還極具前瞻性地與AI技術進行了深度融合,特別是智能座艙方面,不僅有自研技術支撐,還與中國伙伴進行了充分合作,比如搭載豆包的AI大模型。隨著對技術邊界持續不斷的探索與拓展,從CLA開始,奔馳會陸續將這些技術應用到更多車型上。
毫無疑問,作為奔馳在電動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先鋒產品,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象征著奔馳“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的重要轉折。這過程中,中國市場的優先級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將一定程度上成為奔馳打造可持續發展空間的重要引擎。
本地研發融入奔馳標準,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
當更多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的賦能中嘗試躋身高端豪華賽道,佟歐福也在面臨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如何在存量的市場中,保持奔馳一貫的活力,守住用戶的支持和信賴?
“中國專屬”是佟歐福給出的答案。佟歐福介紹稱,“以往提到中國專屬,我們可能會說這意味著更長的軸距。但現在,我們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把中國專屬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比如對于后排的體驗,除了長軸距車型自帶的舒適性,奔馳還重新思考了后排客戶的乘坐習慣。由中國團隊專門打造全新的后排娛樂系統,通過用戶界面的人性化設計和更貼近中國用戶習慣的APP(與嗶哩嗶哩等本土內容平臺合作)操作方式,讓用戶能以更放松的方式在車內享受14英寸副駕娛樂屏,感受車內影院級的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奔馳不僅在APP、用戶界面和交互體驗上加大力度適配中國市場,佟歐福還透露,“輔助駕駛系統的開發也一定要在中國完成。”
“輔助駕駛中有很多運用智能的部分,不同的傳感器相互融合。在開發該功能的過程中,中國研發團隊在中國完成驗證,能實現點對點的、導航支持的智能輔助駕駛。而且通過人機共駕,駕駛員能夠隨時完全控制駕駛系統。”
佟歐福清楚地認識到,在智能化發展進程中,中國是最重要的和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所以奔馳在北京和上海的兩處研發中心共同協作推進創新,中國研發工程師規模超2000人。接下來奔馳會充分利用強大的研發團隊和中國的人才資源,幫助奔馳實現在華業務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但是,佟歐福也反復強調一點,無論未來推出任何創新配置,都將始終堅持“奔馳標準”,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妥協。“當我們遇到一些新技術時,會稍微冷靜一下,思考這樣的創新是否符合客戶真正的需求、是否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
在他看來,也許有些創新技術奔馳不是第一個推出的,但一旦推出就必須具備奔馳標準,無論是安全為先的執行標準還是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都不能辜負用戶對奔馳的品牌的期待,這是奔馳贏得市場信賴與認可的關鍵所在。
眼下,奔馳正著手在中國建立強大的本土布局、攜手強勁的合作伙伴不斷拓展更多合作關系,佟歐福將如何帶領奔馳在中國續寫轉型故事?對于這項極具挑戰性的新工作,佟歐福并未表現出想象中的壓力,而是樂觀地表示——壓力很重要,因為能夠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應該從壓力中感受到積極的一面,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擔任這個職位對我而言是一項極大的殊榮。”這位年輕的80后管理者謙虛地說道,同時他也許下承諾:“來到中國,我會融入中國,讓奔馳更中國也更奔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