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4月25日,記者在“產城融合新范式:健康小鎮與全民健康服務協同發展”研討會上獲悉,順義區后沙峪鎮聚焦健康小鎮建設,將在京密路西側規劃國際醫院。
健康小鎮與全民健康服務協同發展研討會。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近年來,后沙峪鎮在醫療服務領域持續發力。北京友誼醫院順義院區的順利開診運行,空港醫院改擴建項目的穩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增至6家,共同織就了覆蓋廣泛的醫療服務網絡。同時,“支部共建、科室共建、志愿跟進”三級聯動服務體系的形成,將醫療服務延伸至市民身邊,為健康小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后沙峪地區黨委副書記、鎮長馬滕表示,健康小鎮建設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發展機遇,需通過資源整合、模式創新,實現醫療、康養、運動、數字的“四維融合”,打造全民健康服務示范標桿。
后沙峪鎮作為順義區國際化、類海外建設先行示范區,正以健康產業為引擎,推動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全鏈條融入健康理念。未來,后沙峪鎮將重點構建“醫療+康養+運動+數字”四維生態,除了在京密路西側規劃國際醫院,還將于藍境佳園、順義人才公園建設中醫藥“三成”示范社區,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機制,讓“健康守門人”服務更貼近市民需求;依托馬拉松、網球等賽事營造全民健身氛圍,加速互聯網醫院功能升級,提升線上問診質效,打造宜居宜業的國際化健康新城。
作為2025順義后沙峪人才社區半程馬拉松暨第63屆公園半程馬拉松北京公開賽的重要預熱活動,此次研討會緊扣“峪馬”IP的高傳播勢能,借力“體育+健康”跨界融合,探索全民健康服務的精準化、品質化轉型。
在主題演講環節,多位醫療專家圍繞健康小鎮建設的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其中,順義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趙躍華呼吁,推動跨機構協作,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效能;北京積水潭醫院急診科主任趙斌提出,打造“健康小鎮急救”響應機制,為生命安全筑牢防線。
順義區政協副主席、衛健委主任于寶鑫表示,健康小鎮建設需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科技賦能”原則,各部門要加強政策引導、夯實產業生態,深耕細分領域、優化產業布局,強化科研支持、推動成果轉化,完善服務體系、加速場景供給,鼓勵創新合作、集聚要素保障,同時要提前布局國際醫療新賽道,持續提升醫藥健康產業生態能級,推動醫藥健康成為順義區創新發展和產城融合的新引擎。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