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注冊一枚“小米御七”商標,國際分類為運輸工具,當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不過小雷覺得,此次商標申請更傾向于品牌保護策略,屬于企業常規的防御性注冊行為。
(圖源:新浪科技)
這商標對應著小米首款SUV車型YU7,上個月雷軍已經揭秘,新車中文讀音為“小米御7”。
小米YU7,寓意著 “陸地戰車,御風而行”。單看這名字就感覺到了十足的氣勢。實際上,在官方公布命名之前,小米YU7就已經開始預熱了。網上也早已流出不少配置爆料、高清實車圖。
(圖源:微博)
最近這段時間,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A級國際車展之一,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依舊規模龐大,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備受矚目的SUV車型YU7并未亮相。
車展向來是車企展現前沿技術的舞臺,也是新車首發的絕佳曝光時機。然而,小米YU7已連續兩次錯過這一窗口——連續缺席上海、蘇州國際車展,難免引發外界對其是否會推遲發布的猜測:小米 YU7 是否會推遲上市?
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進行了回應:“剛剛還有媒體朋友反饋,外媒報道YU7推遲發布,甚至有說年底才發布的信息,真是哭笑不得。我們的YU7上市發布時間并未改變,依然是之前雷總預告的今年6-7月。”
(圖源:微博截圖)
王化的這一回應,算是讓大家心里有了底。但網友們還是好奇,以往瘋狂做營銷的雷軍,為何突然變得如此低調,接下來又在籌劃什么新動作呢?
這要從小米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故說起。
此前,一起小米 SU7 高速碰撞爆燃事故引發廣泛關注。一輛小米SU7在高速行駛中發生碰撞后起火燃燒,不幸造成3人遇難。這一悲劇瞬間將小米汽車推向輿論漩渦,品牌形象嚴重受損,股價也一度下跌超6%。
緊接著,另一起事件引發熱議。一位車主駕駛小米SU7墜崖,車輛翻滾數圈后被樹木阻擋,車頂嚴重變形,所幸車內一家四口僅老人輕微骨折,其余人員均只有擦傷。事故后,車主不僅參觀了小米汽車工廠,還再次購買了霞光紫SU7 MAX,并表示 “會繼續支持小米”。
這兩起事件猶如兩枚重磅炸彈,讓小米汽車的輿論環境變得錯綜復雜,一起事故引發公眾對小米汽車安全性和智能駕駛技術的質疑,另一起則掀起關于事故營銷的爭議。
去年SU7上市之際,雷軍曾連續發布50條微博為其造勢,價格懸念、話題營銷、KOL推廣等手段輪番上陣,27分鐘斬獲5萬份大定的成績至今仍是車圈佳話。
然而到了YU7這邊,卻顯得格外沉寂。不僅車展上未見身影、高管未作過多宣傳,就連雷軍也變得低調許多,只是安靜地發著“贈送棒球帽”的相關微博。
(圖源:微博截圖)
從高調曬出櫻花照為新車預熱,到如今依靠贈送帽子吸引關注,小米汽車的宣傳風格發生了明顯轉變。小雷覺得,這種表面上的“低調”,或許正是雷軍針對當前輿論環境做出的精準應對,也反映出新勢力車企從流量優先到安全至上的轉變。
但暫未露面的YU7能否以“完美姿態”回歸,或許將決定小米能否在SUV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
雷軍有意地降低熱度,或許這種欲蓋彌彰的姿態,反而會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暫時避避風頭,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正如他們所說:“該來的會以最好的狀態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