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評論是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臺。?
導語:
近期,熱門動畫影片《哪吒2》的片方發布消息稱,影片公映將第三次延期至5月31日。此前,《哪吒2》已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紀錄,反映出中國電影產業和市場的逐漸成熟。但與此同時,從海外影響反饋與趨勢分析來看,《哪吒2》97%以上的票房收入仍來自于中國本土市場,傳統文化題材的動漫作品也面臨中國文化產品出海的普遍困境,包括文化距離、觀眾覆蓋率和海外市場規則適應性等問題。
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中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如何持續提升?本文認為,《哪吒2》的火爆啟示我們,必須以國內更成熟、發達、與國際接軌的文化產業為基礎,著力打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生態,為優質作品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加強對中小型文化企業出海的政策支持,同時拓展渠道,做好海外市場本土化的商業發行和推廣。
《哪吒2》是如何把“中國故事”講好的?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爆火標志著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階段。截至4月9日,《哪吒2》的總票房已經突破156億元人民幣,創下了中國電影的票房紀錄,暫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同時,該片創下近年來中國國 產電影北美首周末票房最高紀錄。截至4月9日,《哪吒2》海外總票房突破3.73億元。
4月19日,觀眾在電影《哪吒2》破億手繪海報展上參觀。圖源:新華社
《哪吒2》的成功關鍵在于影片適應了中國當代社會的文化需求。
第一,《哪吒2》的敘事符合當代中國的社會心理。
影片將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進行現代化的闡釋,將“對抗天命”“自我認同”作為核心 。這一故事契合了當前的中國文化心態。影片采用的“替代性敘事“對主流價值觀形成一定的補充和對話。此前,《瘋狂動物城》(2016,迪士尼)、《壞蛋聯盟》(2022,夢工廠)等美國動畫電影也采用了類似的敘事,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成績。
從敘事上來看,《哪吒2》現代化的嘗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熱血沸騰”的情感的塑造。動漫行業專家認為,影片在故事設計上強調“高燃”“熱血”的敘事,從電影前半段主人公受盡屈辱、積蓄能量,到后半段的力量、情緒的爆發,體現出強烈的情緒反轉,使觀眾釋放壓抑已久的情感和熱血。
(2)將中國式的親子關系和反父權的精神結合起來。影片對父子、母子、兄弟關系進行了諸多描繪,加入多處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反應家庭關系的片段,體現的是傳統的“中國式親子關系”及其和解的路徑。親情、家庭的主題對于國內觀眾來說有很強的共情力。
(3)將具有市井氣息的段子融入喜劇元素。當前,抖音、小紅書的文化盛行,碎片式的、具有后現代色彩的“小包袱”更適合年輕人的觀影偏好。主人公之間“斗惡”、“抬 杠”、“詭辯”的橋段符合年輕一代對于靈活的、技巧性的段落的喜愛,而不是更為嚴肅和深刻的幽默感。
3月21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一家影院,人們在觀影前合影。圖源:新華社
正如有媒體評論指出:
“《哪吒2》的成功,根本在于講好了中國故事。《哪吒》系列所表達的孝道、正義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核;經典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則詮釋了反對偏見、追求自我的現代主題。內容創新賦予古老故事新的生命力,也讓這部作品贏得更廣泛的市場認可”。
第二,影片制作團隊達到國際化的技術制作和藝術審美標準。
一是技術賦能提升敘事效果。專業化制作團隊與高水準視覺特效的背后,實質是中國動畫制作技術和產業鏈的系統性升級。其出品方中國光線傳媒作為資本方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對動畫產業的長期投資,使其在該領域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資金規模、試錯經驗和市場影響力。
《哪吒2》的出品和制作公司有135家,其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占比超過八成。通過將國內分散的動畫資源整合成完整的動畫產業鏈,他們構建了“網狀式”的標準化分工體系,實現從劇本到后期特效的全流程協作,最終用遠低于好萊塢動畫電影的制作成本創造了歷史收益。 可見,從擁有資源到形成文化產品,需要先進技術的重新賦能以及對市場的洞察,最終形成市場利潤來維持文化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墨境天合成都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在業內頗有名氣,除《哪吒2》外,還曾參與《流浪地球》等多部電影的后期制作。圖源:新華社
二是國際化的美術風格符合觀眾審美需求。影片美術對中國傳統的審美元素進行了精致的 刻畫和表現,對玉虛宮等場景、鼎、妖怪鎖鏈等元素的刻畫,借鑒了包括《山海經》在內的中國古代神話意象,具有走向國際市場的潛質——1980年,第一部入選戛納電影節的華語動畫片《哪吒鬧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同樣以出色的美術設計獲得國際上的認可。
第三,文化市場環境的成熟和院線排片的優勢。
從院線排片來看,《哪吒2》獲得大量黃金時間段排片機會、曝光頻率增加。高漲的觀影熱情和社交媒體廣泛的二創和口碑傳播,使電影消費成為一種“社交剛需”。這反映出本土觀眾對高質量文化產品的強烈需求,突破性的票房體量體現出中國市場所隱藏的巨大文化消費潛力。我國文化市場體系正趨于成熟。文化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充分挖掘國內單一市場的體量優勢奠定了基礎。
從觀眾畫像分析來看,第二線和第四線城市觀眾占比更高,這也得益于2018年起提高“邊縣鄉”等“低效銀幕”的建設,由此新建下沉影院數據出現明顯提升。
另一方面,全球動漫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我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在社會文化、商業產業和娛樂媒體中占據重要地位,市場需求廣泛。 產業政策也為動畫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2017 年以來政府強調發揮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體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2021 年國家電影局明確提出要 “ 扶持優秀動畫電影創作生產:扶持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 風格的動畫電影。” 在市場需求和產業政策的配合下,創作者和創業者積極努力,推動中國動畫產業轉型升級,從承接海外合同到打造原創性作品。
4月19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動漫影視單元正式啟幕。圖源:新華社
優秀文化作品能否產生國際影響?
盡管《哪吒2》持續刷新全球單一市場票房紀錄,該片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哪吒2》走向國際市場,面臨以電影產業為主的中國文化產品出海的結構性挑戰。
第一,文化距離明顯,中國式敘事對海外觀眾的吸引力有限。
《哪吒2》的海外受眾仍以當地華人為主,真正的“文化出圈”存在困難。華人仍是中國影片出海的市場主體,但文化隔閡仍對海外觀眾的觀影體驗產生一定的影響。《哪吒2》深植于中國傳統神話符號,對中國傳統神話和文化符號的認知隔閡、 對中國傳統故事內核理解上的偏差、觀影習慣和思維方式的不同,都會影響海外觀眾對電影敘事的解讀。
根據海外觀眾的反饋,當前,西方市場的文化產品趨勢回歸正邪交鋒、攜手合作的冒險類敘事,故事線趨于簡潔明了和戲劇化,人物塑造也重新回到正義、美好的形象。相較而言,《哪吒 2》影片前期故事中“忍耐”的精神很有東亞特點。
此外,對于情感的共鳴也存在東西方的差異。由于東亞觀眾更習慣于感性體驗,“熱血沸騰的觀影感受”更易獲中國觀眾的認可和歡迎。相比而言,西方的理性化程度比感性的程度高, “熱血”的觀影體驗更可能存在于少數年輕觀眾群體。同時,由于明顯的文化特殊性,西方觀眾很難接住異域文化的“梗”,因此影片在美國市場更大概率是小眾產品,很難產生大范圍的影響。
第二,海外發行能力不足,觀眾覆蓋率低。
“宣傳少、影院少、排片少、不規范”是海外發行的常見問題。雖然《哪吒2》在北美的合作影片數量有所突破,據悉已有700家影院的排片量,但遠低于迪士尼等好萊塢電影在高峰時期6000家以上影院的規模。中美市場在發行方式上差異較大,且通常需優先 考慮國內定檔時間再確定海外發行日期,導致宣傳周期緊張且流程整體滯后,目前《哪吒2》依舊依賴于社交媒體口碑傳播。
再者,不同于中國的速度快且效率高的集中發行機制,北美市場采取分散發行模式,即發行方通常需要與每家影院單獨談判簽約,這也對影片質量、發行公司資源和談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由于難以排除歐美市場對本土市場的偏好,中國電影排片優先度靠后。此外,據海外觀眾反饋,放映現場還出現了一些包括無英文字幕、電影提前開場在內的技術性或管理性放映事故。這些經驗顯示出海外合作過程中的投入以及協調方面的不足。
從海外發行方和當地華人在社交平臺的反饋來看,《哪吒2》出海首要面臨的是排片難,排IMAX特殊場次更難。圖源:新華社
提升海外市場覆蓋率需要長期積累。必須承認,以美國好萊塢為代表美國電影工業的仍然擁有市場優勢。好萊塢在“內容為王”與“全球市場”的策略之下,建立了成熟的文化產品全球傳播模式。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先發鋪設的強大發行渠道和版權管理體系,使得產品能夠進入全球市場。好萊塢在全球市場的擴張也得益于美國政府早期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稅收減免等方面對本土電影產業崛起以及出海的直接支持。 在本土市場,好萊塢巨頭依舊掌握著強大的話語權和發行渠道,實現了對傳播渠道的“壟斷”,這也導致國產電影在北美市場的市場擴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海外市場適應性不穩定。
一方面,海外觀眾對語言和翻譯的準確性有更高要求。相較于真人電影,動畫電影和電視內容在配音上有更大的靈活性。有Youtuber在海外觀影后提出,《哪吒2》上映時缺乏海外配音版本,而歐美地區觀眾更依賴配音理解而非字幕閱讀。海外的流媒體平臺也多有提供多聲道和多語言的選擇。翻譯時的語言障礙,特別是一些中國文化特有的表述,也會影響故事的表達。
另一方面,海外觀眾觀影時習慣參考電影分級。比如,《哪吒1》在英國上映時被評為12A級,即規定只適合12歲及以上青少年及成人觀看,導致電影難以覆蓋大量的親子觀影群體。這些反饋不僅是“文化折扣”在海外市場的直接反應,也是產業結構和文化政策差異帶來的挑戰。
加強中國動漫產業在海外的適應性,需要對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規則和用戶觀影習慣。國內市場影響大,但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的影響力有限,是許多中國文化產品在拓展海外市場時面臨的困境。
現行的文化產業體系仍然是建立在好萊塢式工業化生產模式的基礎上的。如上所述,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文化產品之所以能夠覆蓋全球市場,主要是由于其成熟的文化產業生態和工業化體系。工業化生產的表現包括作品技術水平精確,敘事精準,表現形式豐富,觀眾接受度高。
由于文化“勢差”的存在,大部分中國出品的文化產品仍局限在東南亞、非洲等地區。以國產劇出海為例,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中國電視劇國際傳播報告(2022)》顯示,亞洲仍是中國電視劇最大的海外市場,尤其中國古裝劇在東南亞國家有廣泛受眾;得益于“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等活動的開展,非洲及中東國家的受眾也在不斷增加。
相比之下,歐美有著更為成熟的文化消費市場,中國文化產品在歐美市場拓寬影響力,往往需要高昂的發行成本、更高的技術水平,內容質量也要經得起成熟的文化消費市場的檢驗。
文化產品出海的成功案例???????????????????????????????????
積累市場自發力量,構建全球化的產業鏈,需要文化產業政策的轉型。過去幾十年間,歐洲、日本的文化軟實力政策也是通過文化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成型的。
日本通過一系列戰略規劃和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明確將以動畫、漫畫、游戲為代表的內容產業對外傳播作為國家形象塑造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組成,培養了一大批文化創意人才和企業。
自日本在2010年形成“Cool Japan”戰略以來,日本文化產業的目標定位是聚焦以電影、動漫、音樂、游戲等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擴大海外受眾范圍。同時,支持符合戰略導向的本土中小企業開拓海外業務,并且借助日本貿易證金機構(JETRO)及其龐大的海外分支機構來助力企業出海,通過日本政策金融公庫(JFC)為企業出海提供特別優惠利益的融資貸款。
日本動畫協會最新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2023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3萬億日元(約合21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事實上,近年我國也不乏數字文化產品向成功外輸出,在其他國家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成功案例。
比如,與《哪吒1》在2019年同期上映的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在國內票房不到《哪吒1》的6%、缺乏如《哪吒1》的IP認知度作為市場基礎,但卻在動畫產業 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獲得一席之地。《羅小黑戰記》與索尼音樂娛樂公司旗下的動畫公司ANIPLEX達成合作,后者為電影在日本市場投入了高達3億日元的宣發費用,被看作和日本動畫最高票房的《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同等級別。
該團隊采取了本土化商業發行的策略,通過當地的頂級配音團隊、貼合原版的高水平翻譯、以及日本動畫界專業人士的口碑傳播,最終該影片在日本斬獲了5.6億日元票房,創下中國動畫電影在日本發行的最高票房記錄。
2024年12月底,藍鯨新聞揭曉了2024年度鯨V獎獲獎名單,羅小黑拿下了年度谷子經濟影響力IP的獎項。
如何助力更多中國優秀文化產品出海?
《哪吒2》的成功,更多是文化產業成熟后在海外市場產生的自然溢出效應,而不是宣傳的結果。 《哪吒2》的成功令人欣喜,但需要理性看待《哪吒2》作為文化現象的特殊性,繼續完善文化產業生態。
中國文化產品提升海外影響力,必須以國內更成熟、發達、國際接軌的文化產業化為基礎。創作團隊、技術團隊和媒體平臺是文化生產的主力。在文化產業的框架下,文化創作主體同樣也是市場主體。在穩健營利的基礎上實現文化產品的持續生產與輸出,有助于提升中國文化產品的海外影響力,從而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
從供給端來看,要走出文化內循環,一方面,創作出本土市場認可的文化產品,構建國內可持續的文化產業生態是根本。這不僅要求加強頂尖創意人才培養、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提升技術水準、提升產能,更需要提供寬容的文藝創作環境,提升觀眾批判和鑒賞能力,培養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另一方面,提升中國文化產品在海外的影響力,必須推進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對接。
文化產業的生態應當是面向國際開放的。在特效畫面和聲音技術等方面,《哪吒2》的視聽效果離不開全球CG行業的發展和好萊塢前沿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普及。加強文化產業和產品在海內外發行的規則對接,包括完善相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構建海外發行網絡、對接國際對應分級分類標準等。
在電影制作、發行、宣傳等不同階段,考慮引入跨國團隊的合作制片或顧問機制,提升我國文化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適應性。海外制作和發行機構的參與協助,有助于拓展合作渠道,適應海外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釋放海外市場潛力。
*本文作者:
朱雁翎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陳佳慧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 研究助理??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朱雁翎的文章)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陳佳慧的文章)
IPP公共關系與傳播中心
校對、審閱 | 劉 深
排版 | 周浩鍇
終審 | 劉金程
關于IPP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臺。IPP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系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咨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臺,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