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北商業地產匯(ID:yingshang_xian)
作者|陳晶
頭圖來源|西安發布,為西安地鐵8號線站臺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地鐵作為大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大大改善了人們的日常出行,優化了城市空間結構、讓區域經濟釋放出活力。而以地鐵為導向的TOD商業,因天然流量加持從而變為城市生活的“必備項”。
2024年12月26日,號稱西安“最強單線”的地鐵8號線通車。西安商業敘事由中軸線時代踏進“軸線和環線并軌”的時代,借勢地鐵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妥妥的“商業路線王”
惠及10個商圈,20+商業體
地鐵8號線作為西安唯一一條環線,線路貫穿雁塔、新城、灞橋、未央、蓮湖等5個行政區以及高新區、曲江新區、浐灞國際港、經開區、大興新區等5個開發新區,全長49.9公里,設站37座,其中換乘站18個,與既有線路高效連接,縮短了地下網絡通達全城的時間和空間。
在西安地鐵史上,8號線創下了“線路最長”“設站最多”“換乘之王”“覆蓋面最大”等多宗記錄。開通首日客流達到了73.3萬人次。官方預測3年內客運量將達到88.69萬人次/天,遠期將突破176萬人次,堪稱西安地下網絡中“最繁忙的線路”。
“潑天流量”經由設站點,流向途徑的商圈和商業項目,激發消費潛“利”。從城東到城西,再到城南和城北,8號線串起包括大明宮商圈、土門商圈、大雁塔商圈、高新商圈和大興商圈在內的10個商圈,助攻新老商圈的繁榮與發展。
圖示黃色線路為西安地鐵8號(環)線
地鐵導流效應使得每一個站點自帶流量,惠及周邊商業項目進階成TOD商業。據統計,8號線沿線站點500米范圍內,串聯起23家重點商業項目,涵蓋購物中心、商業街區、城市更新及非標商業,不乏新潮又日常的老城根GPark、城南巨無霸的立豐城LE CITY、“一連五站”的幸福林帶商業、“生命之樹”出圈的西安萬象城等代表商業。
這種由地鐵帶動的人流效應,給沿線商業帶去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能虹吸外部人流,也能因項目自身實力不佳,導致客流外溢。從現有地鐵沿線的商業運營狀況來看,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絕不罕見,有些商業項目借勢地鐵,人氣火爆;而也有商業體人氣慘淡、運營艱難。
項目搭上了地鐵的快車,并非踏入高枕無憂的終點站。如何把地鐵客流轉轉化為可持續的消費流量,是當下地鐵商業必須破解的課題。西安地鐵8號線的交通便利兌現后,一場由"軌道經濟"引發的商業格局重構已拉開序幕。
環線效應日益凸顯
商業如何轉化成“商業留量”?
TOD商業如何駕馭"流量雙刃劍"?8號線的開通,會引發現有商業和未來項目哪些自發革新?我們注意到,部分沿線商業已經行動起來,通過定位重塑、業態重組、場景創新與數字化運營,自主求變,探索正向反饋路徑。
//西安立豐城LE CITY
站點:山門口
西安立豐城LE CITY處于西安泛高新區,總建筑面積近31萬㎡,原定位全西安人“幸福生活場”,2020年開業時恰逢地鐵圍擋施工,隨后經歷了三年疫情、經濟下行、周邊競爭激烈等外部因素困擾,直至地鐵8號線的開通,項目由新團隊接管后,才迎來轉型的關鍵節點。
新團隊對項目進行了重新規劃,將定位升級成“TOD城市運動社交引力場”,打破購物中心零售優先的格局,重構“玩>吃>買”序列,將體驗業態占比提升至27%,打造社交屬性以及情緒價值體驗為核心的全新商業模式。聚焦家庭運動、娛樂體驗、兒童成長、特色餐飲等消費場景,打造集“運動場、生活場、娛樂場”于一體的第三生活空間。
伴隨地鐵8號線的開通,山門口站實現與B2層無縫接駁,疊加辦公樓和酒店投入使用,形成“商業-辦公-旅居”閉環,令立豐城LE CITY真正成為多功能TOD綜合體。
立足地鐵流量入口,西安立豐城LE CITY沿著調改路徑,深化“TOD城市運動社交引力場”定位,通過TOD模式的高效聯動、多維的場景破圈以及體驗業態的創新布局,構建“全齡友好、全時體驗”商業模型。
以“運動+”激活社交,擁有全球最高室內攀巖館“夢起攀巖”及西北最大抱石攀巖館,室內網球、匹克球、室內泳池、健身、舞蹈等,并提出“家庭運動中心”概念,將專業運動場景與親子互動深度融合,通過“運動場景+情緒價值”的雙重輸出,成為西安都市人釋放壓力的能量場。
以“娛樂+”撬動流量,引進高參與度和體驗性的游樂項目,如兒童游樂、搖滾嘻哈livehouse、馬術俱樂部、電競中心等新型年輕娛樂方式,從而給商場帶來更充足的人氣和消費的機會。
以“生活+”留住時光,基于已有的零售、餐飲需求,完善親子成長中心、潮流零售、米其林/黑珍珠餐廳、商務餐飲、星級酒店等業態,構建了一個覆蓋全齡、全時、全需的都市生活生態圈。
地鐵通車了,多家首店落地……立豐城LE CITY通過TOD模式的高效聯動、多維的場景破圈以及體驗業態的創新布局,構建“全齡友好、全時體驗”商業模型,逐步把“引領區域消費”的愿景變為現實。若持續優化業態組合與運營效率,有望成為西安“地鐵商業”改造的又一樣本。
//幸福林帶商業
站點:幸福林帶北-萬壽路-韓森寨-萬壽南路-西等駕坡
坐落在西安市城東幸福路與萬壽路之間的幸福林帶,全長5.85公里,平均寬度210米,總面積約1843畝,綠化覆蓋率達85%,匯集了市政設施、公建配套、公益場館、自然資源及綜合商業等多種業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和國內最大城市景觀林帶。
近80萬㎡的地下空間里,開辟出23個下沉廣場和34個形似“雨滴”的中庭。街區內每百米設置一個開放空間,將陽光、空氣、綠意引入地下。8號線開通后,“出地鐵即進公園”,幸福林帶商業與5個站點共通,有效改善了以往動線過長、業態分散的問題,配合超大地下停車場,讓消費者更便捷可達。
與此同時,幸福林帶商業圍繞“西安首個呼吸式商業街區”的定位,打造一個功能復合的場域。日常通過邊經營-邊招調改造的方式,逐步煥新商業場景。自去年開始,街區各個主題廣場逐漸落地網紅橋、涂鴉墻、彩虹樓梯、鋼琴樓梯、MBTI主題打卡點、CASA藝術空間、中國國家地理展等美陳打卡點和藝術展,升級改造無動力設施的林下樂園,增強“客流量”在街區內的逗留時長。
CASA藝術館和中國國家地理展
幸福林帶林下樂園和涂鴉墻
2025年,幸福林帶商業將進一步聚焦親子友好、運動友好、寵物友好、藝術賦能等方向,持續拓展契合環境和消費趨勢的業態品類,豐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選擇。2月西安幸福林帶景區達到國家3A級旅游景區標準,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令“公園+”商業的文旅度假潛能得以釋放。
我們注意到,西安地鐵8號線的開通不僅激發了現有商業項目調改想象力,更對即將入市的“新秀”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龍湖西安長樂天街和西安體育之窗·NMC中心為代表的未開業項目,希望通過差異化定位與創新策略實現破圈。
//龍湖西安長樂天街
站點:幸福林帶北
龍湖西安長樂天街地處城東幸福林帶板塊,與城市綠廊、軌道交通實現交匯,因同地鐵8號線幸福林帶北站銜接,是西北首個天街TOD旗艦項目,集總部經濟、商貿、生態、居住等功能為一體,區域覆蓋超130萬活力客群。
項目體量上擁有10.3萬㎡,定位“城東百姓煙火中心”,計劃引入近300家優選品牌,同時項目結合屬地及周邊特色,打造“城市客廳”、“石徑里巷”等特色空間,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共享區域,體驗休閑、放松的生活場景。
//西安體育之窗·NMC中心
站點:省體育館站
體育之窗·NMC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區唐延路和科技八路東南角,與地鐵6號線、8號線的省體育館站無縫銜接,是西安首個沉浸式文體旅綜合體。該項目按照“站、城、人一體化”的TOD4.0模式開發,總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
由于正對陜西省體育訓練中心,項目創造性地將購物中心與體育和文旅鏈接。業態設計理念上充分考慮運動和商業之間的互動關系,以“文化藝術”和“體育運動”作為內核,引入西北唯一國際標準真冰場、“銀河系”主題藝術中庭主題空間以及多個時尚品牌。
陜旅集團已與北京華聯(SKP)簽約,聚焦于“文化、運動、商務”這三大主題,從業態布局、主題空間、運營創新等多個維度出發進行深度合作。雖然雙方尚未透露最終的品牌名單,但實力強悍的SKP,將為商業運營體系以及品牌調控提供保障。結合陜旅集團的文化藝術類資源,導入文化、藝術、賽事等“軟實力”,提升體驗式消費,強化“文化+運動”特色,利用地鐵便捷性拓展客源范圍。
地鐵8號線以日均百萬人次的客流潛能,開啟沿途商業運營的新想象——"流量入口"效應為沿線項目注入活力,而"區域價值提升"則推動多中心商業格局加速成型。
然而,流量紅利并非萬能解藥,商業項目還需在"地鐵經濟"的競速賽中構建核心競爭力:西安立豐城LE CITY強化體驗打造運動社交引力場,幸福林帶用綠色走廊激活文商旅居平衡消費鏈,長樂天街通過品牌場景融合帶來煙火氣,體育之窗·NMC中心借力體育IP打造文體消費目的地,通過差異化定位、體驗創新、精準運營,將客流轉化為消費力。
從地鐵站口到消費場域的轉化,唯有將客流數據轉化為用戶洞察,將交通便利升級為情感黏 性,才能真正釋放"地鐵商業"的乘數效應。
800歲老街逆襲,年客流2000萬+,
開街3年獲30+項榮譽,集齊旅游休閑、夜間消費、
非遺旅游三大“國字號”金字招牌……
重慶十八梯是如何做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