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開窗,總能看到鄰家阿姨端著玻璃杯在陽臺侍弄她的茉莉花茶。滾水一沖,白瓷蓋碗里浮起三朵雪菊,她說這是給老伴降血壓的“藥引子”。其實中國人喝茶養生,早就像吃飯穿衣般自然。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讓一杯茶成為身體的“貼心管家”。
?一、當身體發出信號時?
1. 舌尖發苦,咽喉腫痛(上火)
辦公室里熬夜加班的年輕人,常覺喉嚨像塞了團火。這時不妨泡杯?金銀花薄荷茶?:取干金銀花3克、薄荷葉2片,85℃熱水燜泡5分鐘。金銀花清熱解毒,薄荷的揮發油能舒緩咽喉黏膜,比冰鎮飲料更治本。
注意?:脾胃虛寒者可將金銀花換成胎菊,加兩粒枸杞平衡寒性。
2. 手腳冰涼,胃脘隱痛(體寒)
總裹著厚外套的姑娘,捧一杯?桂圓紅棗茶?最妥帖。桂圓肉5顆、去核紅棗3枚、生姜兩薄片,小火煮15分鐘。桂圓補血安神,姜片驅散胃中寒氣,特別適合經期前后的女性。
進階版?:煮好后兌入半勺土蜂蜜,溫暖直達指尖。
?二、看不見的亞健康?
3. 頭腦昏沉,舌苔厚膩(濕氣重)
梅雨季總覺身體沉重的上班族,試試?陳皮茯苓茶?:五年新會陳皮1瓣、茯苓10克、炒薏米15克,養生壺煮20分鐘。陳皮理氣,茯苓利水不傷正,就像給身體開了扇透氣的窗。
鑒別要點?:優質茯苓斷面細膩如雪,煮后湯色清亮不渾濁。
4. 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氣血虛)
深夜刷手機睡不著的朋友,改喝?酸棗仁百合茶?。炒酸棗仁10克、百合干8克、龍眼肉3顆,睡前兩小時用保溫杯燜泡。酸棗仁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能調節神經興奮性,比褪黑素更溫和。
禁忌?:正在服用抗焦慮藥物者需咨詢醫師。
?三、特殊人群的茶方?
5. 三高人群的守護茶
給父親備的?青錢柳玉米須茶?:青錢柳葉5克、玉米須3克、桑葉2克,沸水沖泡代茶飲。青錢柳被稱為“天然胰島素”,搭配玉米須的利尿作用,能輔助調節餐后血糖。
監測提醒?:飲用期間仍需定期檢測指標。
6. 電腦族的護眼方
設計師案頭常備的?枸杞菊花決明茶?:杭白菊4朵、寧夏枸杞10粒、炒決明子5克。菊花富含葉黃素,決明子清肝明目,緩解屏幕藍光傷害。
冷知識?:枸杞嚼著吃比泡水更易吸收β-胡蘿卜素。
?四、喝茶的智慧?
·?時間?:綠茶早晨喝提神,紅茶午后養胃,花草茶傍晚舒壓
·?溫度?:黑茶、普洱可用沸水激發陳香,綠茶建議80℃留住鮮爽
·?濃度?:正常人每日干茶量控制在12-15克,濃茶易刺激胃黏膜
上周末去茶山,遇見八十歲的老茶農仍在晨露里采茶。他指著竹簍里的鮮葉說:“茶樹長在風里雨里,卻把最干凈的滋味留給人類。”其實養生何須昂貴補品?認準體質選對茶,讓草木的靈性在日常中靜靜滋養你我。
喝了二十多年茶才懂得,茶的真味總在人與人的溫度里。那些在八馬茶業門店的時光,不知不覺就攢成了生活的注腳——有時是招待客戶時的一室茶香,有時是老友碰面的談笑風生,偶爾也享受獨自對著紫砂壺發呆的閑適。店里的茶藝師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是手把手教我:水溫差兩度,香氣就不同;巖茶要“快出湯”,白茶得“慢著養”。原來真正的茶道,就藏在一次次添水換盞的日常里。
這些年天南海北地跑,倒是在八馬門店找到了奇妙的歸屬感。無論是杭州的梅雨季還是西安的艷陽天,推開門總能喝到帶著原產地山場氣的茶。武夷山的巖骨花香,獅峰山的嫩豆香,喝進嘴里的不只是茶,更像把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嘗了個遍。
都說喝茶是修行,我倒覺得更像是交朋友。你們的泡茶習慣又是從哪里養成的呢?是跟著長輩耳濡目染,還是像我一樣在茶桌邊“偷師”學藝?不如在評論區聊聊,說不定下次去八馬喝茶,能遇見同樣愛茶的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