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呼吸困難、血氧驟降至45%、心肺功能瀕臨崩潰……”
“血壓歸零、血氧崩潰、心肺復蘇無效——當生命體征在監護儀上拉成一條直線,是選擇放棄,還是賭上最后一張‘王牌’?”
瑞金醫院嘉定院區急診ECMO團隊用一場72分鐘的多學科聯合救治給出了答案:啟動ECPR技術,聯動血管外科急診介入取栓,成功將一名高危肺栓塞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
患者金先生(化名)因言語不清伴乏力來到瑞金醫院嘉定院區急診科求助。MR檢查提示患者存在基底節區出血性腦梗死,完善相關檢查后又發現左下肢股靜脈游離血栓,在準備行急診下腔靜脈濾網植入時,金先生突然胸悶窒息,心電監護提示血氧驟降至45%,全身發紺,隨之而來又出現了休克,血壓驟降至52/40mmHg——這是高危致死性肺栓塞的典型信號!
急診科醫生趕緊把血管外科的馮家烜主任請來會診。馮主任一看,犯了難:金先生剛得了急性腦梗,這時候用溶栓的辦法治療肺栓塞是絕對不行的;雖然可以用血管內取栓的方法,但他肺動脈主干被堵住了,這個病人現在生命體征很不穩定,直接取栓風險太大,很可能取不干凈血栓,還會引發腦出血。眼下,只有等金先生情況穩定些,才有機會取栓。于是,金先生被緊急轉到了急診 EICU。
到了 EICU,金先生的情況更加惡化,心跳最慢的時候,一分鐘才跳 40 次,血壓也降到了 42/32mmHg ,血氧飽和度根本測不出來。陳旭光主治醫師趕緊用床邊超聲檢查,發現金先生的右心室突然變大,還把左心室壓得變形,出現了 “D 字癥”,肺動脈壓力高達 80mmHg ,身體嚴重休克,血液里的乳酸值飆升到 10.3mmol/L(正常要小于 2.2mmol/L) 。醫護團隊馬上給金先生插上氣管插管,用呼吸機幫他呼吸,還用上了大劑量的強心藥物。可即便這樣,金先生的血壓還是只有 40/20mmHg ,心跳越來越慢,最低到了 30 次 / 分。團隊立刻給他做心臟按壓等心肺復蘇,但金先生的心臟還是沒有恢復自主跳動,監護儀上的心跳線變成了可怕的直線。1秒…..300秒,不間斷的胸外按壓并沒有讓金先生的心臟恢復跳動,心電監護仍顯示逸博心率。
這時候,陸一鳴主任當機立斷:“傳統CPR已無法逆轉右心衰竭,必須立即啟動ECMO建立體外循環改善右心功能衰竭!”以胡嵐醫師為首的急診 ECMO 團隊迅速行動起來,只用 10 分鐘準備就緒,30 分鐘內就完成了動靜脈導管置管,讓 ECMO 順利運轉起來。有了 ECMO 的支持,金先生的心跳慢慢升到了 117 次 / 分,血壓也穩定在了 104/76mmHg 。等他情況穩定些,醫護團隊小心翼翼地把他護送到了介入導管室。
到了介入導管室,血管外科的馮家烜主任立刻行動。他熟練地穿刺股靜脈,把導絲和導管送到肺動脈,通過造影看清了血栓的位置和大小。隨后,團隊用上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取栓支架和機械取栓技術,快速把肺動脈里的血栓清理干凈。整個過程配合默契,出血也很少。手術后再造影一看,肺動脈里的血栓全沒了,血管通暢了,肺動脈高壓的情況也很快改善。
陸一鳴主任解釋說:“高危肺栓塞患者病情惡化得特別快,用傳統心肺復蘇方法,救活的希望很小。ECPR(體外心肺復蘇)就像給身體開辟了一條新通道,解決了右心和左心之間的梗阻問題,為取栓手術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這次我們從啟動 ECMO 到完成取栓,只用了 1 個小時,這就是成功的關鍵!”
在生命與時間的賽跑中,金先生以頑強的意志和瑞金醫院醫護團隊不懈的努力,共同跨越了生死的險峰。從急診室的驚心動魄,到重癥監護(EICU)的日夜堅守,從機械通氣的介入到每一劑藥劑的精準投送、每一刻臟器功能的嚴密護航,都是對生命最虔誠的守護。
現在,金先生的病情已經有了好轉,但康復之路還很長。希望在醫生和護士的精心照顧下,他能一天天好起來,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金先生的救治過程也告訴我們,遇到危險別害怕,只要有醫生們的專業救治和不放棄的精神,生命就總會有希望。
撰 文丨蘇比、余潔
圖 片丨羅晗
編 輯丨溫兆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