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治局會議的關鍵點,聚焦在“底線”和“預案”。風急浪高的外部形勢更加考驗政策層對于政策節奏和力度的把握,說到底“經貿斗爭”比拼的是韌性和耐力,以及隨機應變的“后手棋”,因此政策布局呈現明顯的“兩步走”特征:“底線”要穩、要兜牢,重點在存量政策加速,保民生、穩就業、幫企業、化風險;“預案”要足、要“求進”,新工具、新政策、新模式蓄勢待發。具體看來以下五大信號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在“經貿斗爭”中比拼韌性和耐力。這是政治局會議中首次提到“經貿斗爭”四個字,早期二十大報告中便強調過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敢于斗爭”比的是耐力和底氣,“善于斗爭”比的是制度自信。與2018年的首輪經貿沖突不一樣的是,如今的中國能更好地用自身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這從近期美國貿易不確定性指數遠遠高于中國就得以凸顯。
第二,政策分為“兩步走”:第一步看存量政策,“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對于宏觀政策的定調從“實施”邊際變化為“加緊實施”,“加緊實施”的題中之義在于加快存量政策的落地見效,比如加快政府債的發行使用、繼續化債為微觀主體紓困、推進城中村改造等等。
第二步看增量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根據4月政治局會議內容來看,“增量儲備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著力保民生”、“大力發展服務消費”、“設立養老再貸款”、“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第三,財政“穩就業”,貨幣“穩市場”。4月政治局會議清晰釋放出“就業就是底線”的信號——不僅將“穩就業”置于“四穩”(即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首位,同時將“增量儲備政策”與“穩就業”并行提及,預計接下來“穩就業”將成為財政政策的重中之重。同時,政治局會議提出“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財政上將實行對沖外貿沖擊與兜底民生底線“兩手抓”。
貨幣政策則更多承擔穩市場、穩企業功能。會議在貨幣政策方面明確要“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新增“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前期已部署科創再貸款3000-5000億元、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等,預計后續將加快落地。
第四,消費的政策加碼空間聚焦于服務業。從“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表述來看,已體現了政策將加碼服務消費作為主要抓手的思路。具體政策上,會議明確將“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而“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一方面兼顧刺激消費,可關注支持領域是否會向服務業延申;另一方面可能兼顧“出口轉內銷”訴求,將受關稅沖擊較大的小商品等納入補貼范圍。
第五,房地產供需兩端綜合施策,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需求端,參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涵蓋在內。結合本次會議“盡快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表述,可見政策在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方面仍有較強訴求。地方層面已有積極響應,4月中旬海南省出臺消費提振方案,全面清理限購措施。此外,“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也與貨幣化安置等需求端政策有關,參照歷史經驗,后續可重點關注PSL變化。
供給端,會議指出將加力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商品房收購等存量政策。
風險提示:未來政策不及預期;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出口變動超預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