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陽光司法建設,主動接受社會監督,4月23日,啟東法院呂四法庭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邀請海復鎮人大主席蔣林健、啟東市檢察院刑檢三部姜劍峰主任、“全國法治人物”倪伯蒼及10余名市、鎮人大代表走進法庭。通過“觀摩+參觀+座談”的形式,大家沉浸式體驗審判工作,圍繞基層社會治理展開深入交流,推動司法民主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
庭審觀摩:以案為鏡強監督
人大代表們首先旁聽了一起戀愛期間贈與返還糾紛案件。庭審中,承辦法官陳中兵圍繞“贈與性質認定”“彩禮返還條件”等爭議焦點,有序引導舉證質證,充分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代表們全程專注旁聽,時而提筆記錄,時而凝神思考,通過“沉浸式”觀摩庭審,直觀感受司法程序的嚴謹性與法官的專業素養。
“這場庭審既是一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也為基層化解婚戀財產糾紛提供了法律范本。”蔣林健主席在庭審結束后表示。他強調,通過旁聽庭審、參與調解等,既能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又能推動司法審判更加貼近社情民意。
實地參觀:司法為民“零距離”
隨后,在呂四法庭庭長彭福亮的引導下,代表們實地參觀了法庭立案室、調解室、人大代表司法監督聯絡站等區域。
“過去總覺得法院太‘高冷’,今天才發現司法服務早已融入百姓生活的細枝末節。”一位代表在參觀后感慨。蔣林健主席則表示,人大代表司法監督聯絡站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既要推動群眾走進法庭感知司法,也要助力法庭走出機關傾聽民聲,讓法治力量在基層治理中落地生根。
座談共商:靶向施策促治理
座談會上,彭福亮庭長向代表們通報了近年來家事審判、參與基層治理等方面工作成效,重點介紹人大代表司法監督聯絡站在收集民意、反饋建議、協同解紛中發揮的“前哨站”作用。代表們結合旁聽案件與基層調研實際,圍繞“戀愛贈與與彩禮的法律邊界”“農村高額彩禮治理難點”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問,彭福亮庭長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詳細解答。
倪伯蒼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積極意義,認為庭審程序規范、案例貼近基層,并表示將關注宣判結果,作為基層調解參考。同時希望法院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送法下鄉,以優質司法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活動最后,蔣林健主席強調:“人大代表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各位代表要將所學法律知識應用到履職中去,在監督中支持司法,在普法中服務群眾。希望法庭與人大代表司法監督聯絡站繼續深化協作,以‘法院專業力’疊加‘代表群眾力’,共同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監督就是支持,建議就是動力。” 彭福亮庭長表示,呂四法庭將依托司法監督聯絡站平臺,常態化開展代表聯絡、普法宣講、糾紛共調等工作,把代表們的“金點子”轉化為司法為民的“實舉措”,以更公開透明的姿態、更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
▌來源:呂四法庭 田曉
▌責編:政治部 徐越 胡丹
▌審核:陳南松
▌終審:沈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