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高曼娟
近日,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印發《山東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積分信用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通過量化評分、動態管理、分級分類監管等方式,引導消防技術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該《辦法》已于4月17日正式實施。
行業快速發展 催生監管創新
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社會化消防工作中至關重要。他們通過提供專業消防技術服務,幫助社會單位消除火災隱患,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據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法制與社會消防工作處處長陳兵介紹,截至目前,全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共有995家,相關從業人員超1.4萬人。2019年起,山東省每年都會開展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條件與執業質量專項核查工作。
“隨著行業規模快速擴張,傳統人工核查模式逐漸顯露出滯后性。”陳兵指出,在2024年11月的專項核查中,330家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單位,僅有147家達標,合格率為44%;222家消防安全評估單位里,僅88家單位合格,合格率為37%,更有14家機構主動提交書面申請,承認自身不滿足從業條件并放棄實地核查。數據背后,暴露出服務質量良莠不齊、惡性競爭頻發、執業行為不規范等亂象,嚴重制約行業健康發展。此次推行的積分信用管理機制,將機構和人員的執業行為轉化為可量化的信用分值,既能精準勾勒出市場主體的信用畫像,也為消防部門實施靶向監管、科學執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積分量化管理 構建信用畫像
根據《辦法》,山東省對省內從事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的機構及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設施操作員實施積分管理,涵蓋從業條件、執業行為、服務質量等核心指標。積分等級分為五星至一星五個檔次,90分以上為五星級,59分及以下為一星級,為社會單位篩選優質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提供直觀依據。積分信用管理周期為三年。
各級消防救援機構依托“山東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平臺”實現對積分的計分、評定和公示全流程管理。該平臺通過自動采集機構和人員日常上傳的工作數據進行基礎賦分,同時結合消防救援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結果,實時動態調整。
《辦法》制定了嚴格且細致的扣分及直接判定規則。若機構及從業人員不具備從業條件、出具虛假文件,被消防救援機構責令停止執業、吊銷從業人員資格等情形,將直接判定為0分;若在重大、特別重大火災事故中,因執業行為被追究責任,或被列入消防安全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情形,則直接評定為50分。與此同時,《辦法》還設立了 9 項加分情形,例如發現重大火災隱患、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獲得榮譽表彰等。
陳兵表示,在市場競爭中,高星級機構更容易獲得社會單位的青睞,尤其是在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項目中;個人信用分高的從業者,也更易被優質機構錄用,以此營造“守信者暢行無阻、失信者寸步難行”的良好市場環境。
差異化監管 讓守信者受益
依據積分結果,山東省將實施分級分類監管策略:五星級機構將享受“無事不擾”的寬松監管政策,抽查比例和頻次大幅降低;三星級和四星級機構保持常規監管力度;一星級和二星級機構則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適當提升抽查頻次。
同時,五星級機構將被優先推薦參與公益性消防技術服務活動以及消防相關專業技術工作。對于從業人員而言,若在管理周期內獲評四星級、五星級,從評定之日起,其在“山東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平臺”中的執業時長,將分別按照實際時長的1.1倍、1.2倍計算。執業時長不僅是從業經歷的記錄,更是衡量從業人員和機構合規性、專業性及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它反映了其在消防技術服務領域的活躍度、專業性。
此外,《辦法》還建立信用修復機制,機構及從業人員對扣分項存在異議或消防安全失信行為最短公示期滿后,可向作出認定的消防救援機構申請主動修復。陳兵特別強調:“對于注銷一星級后重新注冊的情況,相關人員不可抱有僥幸心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積分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身份證號綁定,原法人、主要從業人員若在新機構執業,其歷史不良記錄仍會被關聯核查。”
下一步,山東消防部門將重點開展政策宣貫培訓,確保管理辦法落地見效。同時將根據試行情況,及時對《辦法》進行調整和完善,推動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共治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