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七月在2025年3月31日出現在鄉村振興年度盛會上,又引起觀眾廣泛關注。
一段招聘會視頻在社交平臺上走紅,招聘會上的美女主持人李七月穿著一套酒紅色的中式服裝,顯得端莊又大氣,一出現就成為了全場焦點。
初看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沒有想起李七月是誰,但如果提到遼寧衛視的《第一時間》,央視的《遠方的家》,她站在主持人位置上落落大方的樣子,肯定會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
最重要的還是央視尋親的公益欄目《等著我》,親情總是至上的感人,一旁的李七月更是讓人印象深切。
然而就在大家都對李七月寄予厚望時,她卻逐漸淡出大眾所熟知的央視欄目,出現在另一個領域里,在暗淡的角落,再次大展光彩。
在新的領域里,她又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央視網】【百度百科】(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大刀闊斧的展開領域
網絡上很多傳言說李七月從央視離開了,其實并不是,李七月在工作的調動上,只是調離了大眾所熟知的央視欄目,調到相對冷門的農業欄目CCTV17。
明明是被看好的新星主持人,怎么就突然被調離主流欄目,去了近乎無人關心的農業欄目呢?
李七月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很多網友升起對她質疑的聲音。
有人說她主持的并不行,導致節目收視率下降,可是曾經被康輝和董卿兩位大咖爭搶的人物怎么會不行呢?
也有網友傳言說她是在人才濟濟的央視內部競爭中過于激烈,導致她不得不尋找其他的出路。
李七月沒有因為外界的質疑,而改變自己內心堅定的選擇,更加肯定了自己要打破這座大山般的成見。
農業是重要的,成為農業欄目主持人是非常榮幸的事情。
農業無論在社會發展的哪一階段,都是最為基礎的一環,也是最為重要的,古代行軍打仗,需要有糧草,甚至糧草先行,哪怕是現在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農業依舊是民生的根本。
李七月脫下高跟鞋穿上布鞋深入基層,從冬暖夏涼的辦公室走出來到冬寒夏暑的田埂,從平整光滑的地板磚到高低不平的土地,這無一不挑戰著從小在城里長大的她的身體耐受力。
李七月用切身的行動,在瓦房或在田間,與農民嘮著家常干起農活,將他們平凡的生活記錄在鏡頭里,收錄在人文檔案當中,為宣傳與傳承農業文化撒下一片希望種子。
有一次李七月和別人一起搭檔主持節目,兩位風格迥然不同的主持人,卻效果出奇,碰撞出了千萬級別的播放量,這也讓她再一次走進大眾視野。
李七月在新的領域,大展身手,比曾經所在的舞臺,更為耀眼,在這里,她不再單單是主持人那么簡單,更像是文化的傳播者,讓一檔冷門的欄目,在大眾的眼中冉冉升起,成為耀眼的星。
優秀的她,離不開曾經的堅持,她的過往決定了她當下的成功。
她的過往也有過不堪。
一路高歌的主持生涯
李七月從小就展現出她對主持人這職業的喜愛。她常常幻想自己是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主持人,她拿著玩具麥克風,對著鏡子,讓自己成為了自己的主持人,就這樣,夢想的種子開始扎根發芽。
李七月參加各種各樣不同的朗誦或者演講比賽,一路靠自己的才華,拿下一個個獎項。她的聲音總會在校園各種文藝活動中響起,為她日后站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奠定了基礎。
她老師對她的評價是:“李七月天生就適合舞臺,她的氣質和才華,注定會在主持界大展光彩!”
李七月如償所愿,進入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四年間,李七月廢寢忘食,當別人出去玩的時候,她依舊沉浸在圖書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為她心里明白,考上大學只是第一步,距離走上夢想里的舞臺,還有一段要努力的距離。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相輔相成的,李七月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大學里的活動,不斷的實戰提高自己。這樣的努力,也讓她得到了相應回報。
大學畢業之后,李七月就回到家鄉主持遼寧衛視早間新聞節目《第一時間》,作為一個新人,她不斷的跟在前輩身后學習觀摩,吸收前輩們的經驗,為自己的主持做儲備,厚積而薄發。
漸漸地,李七月隨著成長與突破,遼寧衛視的平臺無法滿足于她,李七月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舞臺,那就是央視。
2011年報名《主持人大賽》后,李七月展現出自己飽滿的才華。因為優異的表現,所以李七月成功進入到她夢寐以求的央視這個舞臺,并開始擔任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的出境記者。
在一段時間里,李七月的主持方式引發了網友的爭議,網友評價她在欄目里像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李七月并沒有因為害怕而退縮,網絡惡評反而激起了她的好勝心理,她開始對自身進行反省自查。
帶著網友的爭議,觀看自己的節目,逐幀分細每一個細節,小到面部表情與語速聲調,大到與嘉賓的互動方式。
李七月找到了問題所在,是因為過于在意節目的流程,而缺少對節目的感情注入。從這開始,李七月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
她開始看國內外優秀主持人的節目,學習他們在表達情感時,又如何巧妙的把控節目的節奏,為此李七月對自己開展了特訓。
不負努力,李七月又在2019年,拿下了《主持人大賽》的文藝組銅獎。
除了以上所講的欄目,李七月還在其他的節目留下令人驚艷的身影。
留有身影的電視欄目
李七月在2016年主持《中國詩詞大會》嶄露頭角,她對詩詞的理解很是深刻,對觀眾釋義講解,將最開始還在詆毀她的“小黑子”圈粉成為“正規軍”。
她身上的才女氣質,總是讓人忍不住與董卿對比,給她的評價也很高,是“未來董卿的接班人”,繼此之后大火。
在網友的角度上,李七月已經可以與董卿老師“一較高下”。
李七月有著不同凡響的才華,又作為一個曾經被一流主持人康輝和董卿相爭的才女,無論在哪一個欄目,她總可以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輝,照亮屬于自己未來的路。
李七月一定會讓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成為自己,而不是誰的接班人。
在之后,李七月相繼擔任過《華人世界》、《等著我》等欄目的主持人,在不同的欄目都留下了讓人驚艷的影子。
四年后李七月被調到《大地講堂》至今,在調入農業欄目之后,很多人認為她將就此消失,但優秀的她憑借實力,讓這一檔冷門欄目浮現在大眾視野里。
觀眾開始關注自己生活所離不開的醬米油鹽醋,這些日常的用品,正是被自己忽視的農業所產出的,最質樸的也是最默默無聞勞作的農民。是李七月帶著觀眾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讓觀眾豐富了一份世界觀。
結語
每次李七月的出現,網友總是會拿著她與董卿對比,當她和董卿老師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
李七月就像是一粒頑強的種子,無論是在肥沃的土壤還是貧瘠的土疙瘩,她總能穩扎穩打向下扎根,吸收養分牢固自己的基礎,因地制宜生長出最合適當下舞臺的果子,成為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
李七月既來之則安之的大好心態,且堅韌不拔的向上精神,她注定無論在哪一個行業都會風生水起,成為鶴立雞群的焦點。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央視網】【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