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解釋
文/顧城
有人要詩人解釋
他那不幸的詩
詩人回答:
你可以到廣交會去
那里所有的產品
都配有解說員
1980年6月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顧城的一首小詩《解釋》,這首小詩寫得有幾分詼諧幽默,又帶著一種懟人的情緒。其實,要詩人解釋自己的詩是許多詩歌寫作者終將面臨的比較尖銳的問題。詩歌常因其晦澀難懂而遭人詬病,而有一類詩人也曾說過,就是要寫讓人看不懂的詩,一看就懂的詩沒意思。而詩歌是暗示的藝術,那奇妙的意境全在幽暗處,況且讀詩是忌急躁的,讀詩也算一種閑情逸致,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詩,特別是現代詩。又有人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詩人,但是成為一個好的詩人是少之又少的。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不是簡單的排列組合,詩要寫出意境,寫出意味出來,多少需要點天賦異稟的。詩歌更不是無病呻吟,發牢騷。詩歌是一種美,一種奇特的感覺,它只尋找共情之人。如此,顧城寫有人要詩人解釋,看來是多此一舉,懂的人不必解釋,不懂的人解釋也是白費。
而在此詩中,顧城幽了一默,拿廣交會的產品解說員當例子,意在說明詩歌不是產品,所以,他是在拿詩和產品作比較。詩歌是歸于靈魂的東西,廣交會的產品是現實存在的物,兩都有本質的區別。屬于靈魂的詩具有無限延展性,而產品則是固定不變的,兩者屬于不同的層次。因此,從詩人的回答可以看出,詩無須解釋,讓讀者去參透其中的奧義,況且詩人的解釋也只是其中一種狀態,每個人會根據自身的經驗來感知詩歌,以達到心靈的契合。因此,詩人對詩的解釋就是對詩的限制,會破壞詩的發散性。也就是說,讀者讀詩到什么程度,就獲得該程度的體驗。
在第一節中,詩人的詩被認為是不幸的詩,這可看作是一種誤解。詩是最高的藝術表現形式,不是人選擇詩,而是詩選擇人。不是詩人寫詩,而是詩人被寫,詩早就存在于那里,詩選擇一個人寫出它,同時選擇它的讀者。這樣的想法也許過于神圣,把詩擺在了極高的位置。這一觀點也說明了詩的特殊性,詩是小眾的,并非為很多人接受,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具有廣泛的接受性。所以,詩歌一直是被打擊的對象,特別是現代詩,以及現代人寫的古體詩詞。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基數越大,創作氛圍越濃厚,優質的作品產生的概率就更大些。所以,對詩和詩人,我們應該溫柔以待。
顧城通過對廣交會的認識,巧妙地避開了提問者的鋒芒,這就是詩人智慧的體現。也許詩人知道,思想不在一個層面,解釋就是將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這就好比你認識所有英文字母,當其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呈現在眼前時,不同層次的人陷入茫然的程度是不同的,這涉及到知識儲備和理解運用的經驗。所以,若有人要你解釋詩,你就讓他去讀詩,反復地讀,直至有了自己的認識,所以,讀詩是需要靜心和耐心的。
詩不是理解的藝術,詩是感受的藝術,用你的整個身心和生命去感受它,所讀即所得。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4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