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斷供”背后的中美博弈,已經成為一場違約金與關稅的生死抉擇。
01
關稅利刃下的經濟賬本
2025年4月,中國航司集體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決定,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引發全球震蕩。這場看似商業違約的行動,實則是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的必然結果。
根據國際貿易數據顯示,自2024年美國對華加征的航空器關稅已飆升至125%,這意味著每架價值1億美元的波音737MAX,到岸成本直接暴漲至2.25億美元。中國航司面臨的選擇殘酷而現實:支付違約金可能損失數千萬美元,但接收飛機將導致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沉沒成本。
波音自身危機加劇了事態惡化。2018年以來,737MAX系列空難暴露的系統性安全問題、生產線偷工減料丑聞,已使其全球信譽跌入谷底。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2023年解禁時交付的737MAX機齡普遍超過3年,部分航材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這種雙重困境下,中國選擇"壯士斷腕"。
從成本效益分析,中國航司的選擇堪稱"兩害相權取其輕"。以某航司10架737MAX訂單為例:
·接收成本:2.25億美元/架×10架=22.5億美元(含125%關稅);
·違約金成本:預付款20%約2億美元+合同罰金0.5億美元=2.5億美元;
·差額效益:22.5億-2.5億=20億美元止損空間
這種經濟邏輯推動中國航司集體行動。更深層次看,波音斷供加速了國產C919的商用進程——商飛宣布三大航追加30架訂單,生產周期從120天壓縮至90天。數據顯示,中國航空市場未來20年需8700架新客機,這個萬億級市場正從波音手中滑向空客與商飛。
02
違約還是合理反制?
圍繞合同終止的合法性爭議,本質是國際商法與政治博弈的角力。航空采購合同通常包含"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條款,當政府政策劇變導致履約障礙時,買方有權主張免責。
中國航司強調,簽約時無法預見125%的關稅壁壘,這構成合同基礎的根本性改變。而波音若想證明中方違約,需舉證其"無合理理由拒收",這在貿易戰背景下近乎不可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預付款處置。中國航司此前支付的30-40億美元預付款,目前進入"凍結監管"狀態。國際貿易專家分析,這部分資金可能轉化為后續談判籌碼,或用于抵扣國產飛機采購的訂金。
這種資金凍結策略,既規避了直接違約風險,又保留了戰略主動權。
03
誰在接收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
在中美貿易戰升級背景下,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決定引發全球航空市場格局變動。波音公司積壓的未交付訂單中,原計劃交付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成為多方爭奪的焦點。印度、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趁機介入,試圖通過接盤波音飛機實現自身戰略目標,形成復雜的利益博弈。
根據多方報道,印度航空(Air India)和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laysia Airlines Group)是主要接盤者。印度航空計劃通過購買中國航司留下的波音飛機訂單來擴大其機隊規模,同時借此機會提升其在國際航空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印度航空還希望通過此次交易獲得更好的飛機交付順位,以滿足其復興計劃的需求。
馬來西亞航空集團也在積極洽談收購這些飛機。盡管目前尚未達成最終協議,但其對波音飛機的需求顯然十分迫切。這表明,馬來西亞航空集團希望通過擴大機隊規模來應對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并進一步鞏固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不僅涉及印度和馬來西亞,還可能流向其他國家或地區。例如,有報道稱部分飛機可能被轉售至非洲或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以填補當地航空公司的機隊需求。
04
產業鏈震蕩
從西雅圖到舟山的蝴蝶效應
波音CEO奧特伯格承認,若中國拒收持續,波音將加速將未交付訂單轉售其他客戶。2025年原計劃交付中國的50架飛機中,已有至少3架返航美國,而波音高度依賴全球化供應鏈,中國是其關鍵市場。關稅導致交付成本飆升,部分航空公司選擇推遲接收,加劇波音庫存壓力。
事實上,波音危機已經開始引發全球產業鏈地震。華盛頓州1.5%的GDP貢獻率、250萬就業崗位直接受到沖擊。西雅圖總部堆積的151架待交付飛機,與舟山完工中心蒙塵的10架737MAX,構成震撼的產業廢墟圖景。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供應鏈重構,波音在華36家核心供應商中,已有14家轉投空客和商飛。
這場危機甚至波及農業領域。北卡羅來納州大豆出口因波音斷供連鎖反應下降30%,50萬噸大豆滯銷霉變。這種跨產業沖擊印證了全球化時代"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規律。
05
未來格局
C919崛起與全球航空業洗牌
中國拒收波音飛機的戰略價值,遠超短期經濟利益考量。商飛C919的"交付綠色通道"政策,使飛行員直接入駐試飛院監造,產能提升30%。波音在華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54%驟降至2025年的18%,這個變化正在重塑全球航空制造業格局。
但博弈遠未結束。美國通過限制LEAP發動機出口施壓C919,中國則以稀土出口管制反制。
這種"技術鎖喉"與"資源反制"的較量,預示未來航空爭端的復雜化。正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警告:全球航空業正從"技術競爭"滑向"地緣對抗"的危險邊緣。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