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發布會現場。劉心楊攝
人民網哈爾濱4月25日電 (記者陳靜)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專題發布會,介紹該省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工作進展情況。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王偉群作主旨發言。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王偉群。劉心楊攝
王偉群介紹,2024年,黑龍江省出臺首部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法規《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在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全國排名比上年度晉升3位,2024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得分90.67分,再創歷史新高,全省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指標評價保持在國內先進水平。
王偉群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48707件,同比增長5.55%,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5.7件,同比增長11.11%,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商標有效注冊量537883件,同比增長9.35%;馳名商標105件,地理標志商標110件,地理標志產品74個。2024年全省完成作品自愿登記7596件。
為推動相關工作高質量發展,黑龍江省主要開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宏觀統籌,建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提前謀劃“十五五”知識產權規劃編制工作。伊春市、哈爾濱平房區、牡丹江東寧市分別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建設試點市、縣。1件經驗做法入選全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二是提升保護效能。繼續對市(地)黨委政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績效考核,持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司法聯動、部門工作協同、區域執法協作,加快構建知識產權“嚴、大、快、同”保護格局。發布了一批知識產權行政刑事司法典型案例。慶安大米、東寧黑木耳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全省7個集體、11名個人因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版權局等部門的通報表彰。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亞冬會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經驗做法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三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不斷顯現。大力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功舉辦“知惠龍江”專利轉化運用大會、東北三省一區專利轉化運用對接活動等系列活動100余次。東北三省一區專利轉化應用對接活動入選為全國典型案例予以推廣。2024年,全省專利轉讓、許可4838次,同比增長21.10%;全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為72.71億元,同比增長47.42%,位列東北三省一區首位;省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轉化專利709項,轉化合同金額3.14億元。
四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不斷優化。建成知識產權“一件事”集成服務平臺上線運行。雙鴨山、大興安嶺獲批成立國家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實現全省全覆蓋。國家知識產權局黑龍江業務受理窗口全年受理專利申請、合同備案等業務4.4萬件。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全年受理專利預審申請1994件,授權1055件。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國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哈爾濱市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城市。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