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jù)美國《商業(yè)內幕》網站報道,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在參加2026年國會聽證會時表態(tài)稱,中國生產戰(zhàn)機和軍艦的速度已經遠超美軍,另外解放軍也已具備了在第一島鏈內阻止美軍奪得空中優(yōu)勢的實力,那么美國的造船業(yè)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呢?
一、基礎設施老化不足
今年2月,美國政府問責局發(fā)布了一份名為《造船與維護:海軍需要私營部門工業(yè)基地投資的戰(zhàn)略方法》的研究報告,詳細梳理了美海軍目前面臨的造船難題與維護困境。該報告強調說,基礎設施的老化與不足,使得美海軍在軍艦生產上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所謂老化,是指美國造船廠目前尚未對相關設施進行迭代升級或重新更換。至于不足,則是指美國造船廠內已無多余空間用來承建更多的軍艦。對此美國造船廠也給出了解決方法,那就是通過外包進行緩解,但這會讓軍艦的質量風險驟然提高不少。
二、巨大成本成攔路虎
■為美國海軍提供造船服務的主要造船廠
美政府問責局緊接著表示,目前共有7家造船廠為美海軍建造軍艦,它們分別為國家鋼鐵和造船公司、英格爾斯造船廠、奧斯塔美國公司、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電船公司、巴斯鋼鐵造船廠、芬坎蒂尼馬里內特海事公司等。上述7家造船廠擁有較高的專業(yè)化水平,即在單一艦艇建造領域內呈現(xiàn)出壟斷態(tài)勢,如此就導致兩個問題產生。一是造船廠已無更多資源投入到其他艦艇的生產工作中去,畢竟如果沒有穩(wěn)定的訂單的話,將使得上述船廠在運營及資金方面存在著較大壓力。二是新興造船企業(yè)要想從美海軍手中拿下訂單的話,需要花費巨額資金去完善基礎設施與引進專業(yè)設備。然而對于這些新興企業(yè)來講,這筆錢可不是說拿就能拿出來的。
三、技術工人始終缺乏
■美國海軍根據(jù)私營船舶維護公司勞動力水平對何時維護工作量可能超過維護能力的估計(截至2024年2月)
相較基礎設施與成本投入,美政府問責局則在報告中花了大篇幅去論述技術工人缺乏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新一代美國年輕人對制造業(yè)沒有多少興趣,于是就使勞動力出現(xiàn)了短缺。其次是相比造船業(yè),美國就業(yè)者更喜歡前往油氣、建筑、服務及科技等行業(yè)工作,對此美國造船廠只能提高報酬,以此吸引擁有熟練技能的工人入職。最后是擁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人占比越來越少,這對美國造船廠來說,可謂是致命打擊。原因在于他們的缺乏會導致造船廠在短期內的效率持續(xù)低迷下去,至于新招收的員工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掌握技能。因此正是以上多方面原因,使得美國造船廠在技術工人方面,始終面臨求大于供的不利局面。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海軍要想改善當下的造艦進度延誤及成本增加的困局,就必須從基礎設施、運營成本、技術工人等多方面去著手解決,當然這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反過來講,倘若美海軍仍然放任自流的話,那么中美兩國造艦之間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